斯威士蘭地圖
斯威士蘭簡介
- 斯威士蘭位于非洲東南部為內陸國家,北、西、南三面為南非所環抱,東與莫桑比克為鄰。地處南非高原東南邊緣德拉肯斯山脈的東坡。 全境大部屬三級南北向延伸的高原,從東到西由海拔100米遞升為1800米,形成面積大致相等的低、中、高三級梯狀地帶。多河流。東部邊境為山地。河流多石灘。
斯威士蘭奉行自由市場經濟,重視利用私人和外國資本,鼓勵出口。斯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經濟發展較快,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率曾達7.8%。90年代經濟出現回落,平均年增長率為6.5%。近年經濟呈低速增長。2002年,受國際經濟頹勢和南非經濟增長緩慢的影響,增長率僅為1.6%。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居黑非洲國家前列,被世界銀行列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斯是南部非洲關稅同盟成員國,每年從該組織所獲稅收份額是其國庫收入的最大進項。但近年來,由于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出臺稅收分配份額新方案,斯每年從該組織所獲收入漸趨下降。另外,斯經濟嚴重依賴南非,自身回旋余地小,且發展不均衡,出口商品單一,斯社會貧富懸殊。
斯威士蘭政府重視教育,實行小學義務教育制。教育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占相當大的比例。成人識字率為78.3%。2001年斯有小學549所,中學(包括高中)179所。小學生人數為2.3萬人,中學生7.84萬人。小學平均每37名學生有一位教師,中學平均每20名學生一位教師。斯威士蘭大學是全國唯一綜合性高等學府,根據2000年底統計,共有學生3692人。另有5所師范和職業培訓學校,學生1800多人。主要報刊有:《斯威士蘭時報》,創辦于1897年,英文日報,發行1.1萬份;《斯威士蘭觀察家》,英文日報,發行1萬份;《斯威士蘭新聞》,英文周刊,發行7000份;《斯瓦蒂日報》,發行4000份;《國家》,新聞雜志,雙月刊;《斯威士蘭農業》季刊雜志。
斯威士蘭旅游業較發達,但基本由南非財團控制。2001/2002年接待游客39.84萬人次,創匯1.928億埃馬蘭吉尼。博彩業是斯旅游業的一大特色,外國游客中約60%為賭客。近年來,斯政府通過開發野生動物園和展示斯豐富多姿的禮儀文化來招攬游客。禮儀文化包括王宮內的各種慶;顒、斯傳統婚禮以及各種民族舞蹈等。旅店設施完好,太陽國際集團在斯開有數家五星級賓館。民風民俗:保有部落時期殘余。行一夫多妻制,從事農牧混合經濟。酋長的權力很大。男子傳統服裝為獸皮披肩,婦女穿裙裝,圍裙和披肩。善歌舞。斯威士人有兩大傳統祭典,一是“印克瓦拉”祭典,每年12~1月間舉行,即在夏至前幾天。主要是向國王表示敬意,有辭舊迎新的意思。二是蘆葦舞節,在每年的7~8月間舉行,教導少女如何在田里做工,一般在王宮附近舉行。
15世紀后期,斯威士蘭人由中部非洲和東非逐漸向南遷移,16世紀定居于此地并建立起王國。1907年后成為英國"保護地"。1968年9月6日宣布獨立,定名斯威士蘭王國,索布扎任國王。1982年8月索布扎二世逝世,由大王后澤莉維攝政。1983年,“王室委員會”立馬科塞蒂韋王子為王儲,由王儲之母恩通比王后攝政。1986年4月25日,馬科塞蒂韋王儲登基,稱姆斯瓦蒂三世。 斯威士蘭是南部非洲唯一迄今仍禁止政黨活動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仍實行絕對君權制的國家之一。1993年10月舉行全國大選。由于這次大選是依照1992年實施的"廷克漢德拉"傳統選舉法(也稱部落居住區選舉法)進行的,因此遭到"多黨制"提倡者的強烈反對,抗議活動一度此起彼伏。1996年以來,斯威士蘭工會聯合會(SFTU)發起數次大規模全國罷工,提出解除黨禁,實現民主化進程等政治要求。斯國王為緩和局勢,成立修憲委員會。但此后,原定于1999年底完成的修憲工作一直推延。2002年10月,憲法起草委員會向國王提交了新憲法草案,仍未包括有關解除黨禁、實行君主立憲制等內容。
世界各國
- 【亞洲國家】
- 中國 緬甸 伊朗 菲律賓 黎巴嫩 塞浦路斯 土庫曼斯坦 朝鮮 泰國 阿曼 尼泊爾 以色列 格魯吉亞 塔吉克斯坦 韓國 文萊 也門 阿富汗 土耳其 亞美尼亞 印度尼西亞 蒙古 印度 約旦 伊拉克 斯里蘭卡 阿塞拜疆 沙特阿拉伯 日本 柬埔寨 科威特 馬爾代夫 巴勒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 越南 不丹 新加坡 卡塔爾 孟加拉國 馬來西亞 吉爾吉斯斯坦 老撾 巴林 東帝汶 敘利亞 巴基斯坦 哈薩克斯坦 阿聯酋
- 【歐洲國家】
- 挪威 波蘭 希臘 愛爾蘭 安道爾 拉脫維亞 摩爾多瓦 瑞典 捷克 俄羅斯 比利時 奧地利 白俄羅斯 保加利亞 芬蘭 英國 立陶宛 盧森堡 意大利 斯洛伐克 圣馬力諾 丹麥 荷蘭 烏克蘭 摩納哥 梵蒂岡 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 冰島 法國 匈牙利 西班牙 馬耳他 塞爾維亞和黑山 列支敦士登 德國 瑞士 馬其頓 葡萄牙 愛沙尼亞 羅馬尼亞 阿爾巴尼亞 波黑
- 【非洲國家】
- 埃及 中非 突尼斯 喀麥隆 布隆迪 塞內加爾 坦桑尼亞 斯威士蘭 馬里 蘇丹 摩洛哥 索馬里 安哥拉 西撒哈拉 莫桑比克 阿爾及利亞 加納 剛果 岡比亞 吉布提 贊比亞 塞拉利昂 毛里求斯 毛里塔尼亞 多哥 加蓬 幾內亞 肯尼亞 馬拉維 利比里亞 納米比亞 布基納法索 貝寧 南非 佛得角 烏干達 科摩羅 科特迪瓦 博茨瓦納 幾內亞比紹 乍得 利比亞 尼日爾 盧旺達 萊索托 尼日利亞 津巴布韋 赤道幾內亞 厄立特里亞 馬達加斯加 塞舌爾(馬埃島) 剛果民主共和國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埃塞俄比亞
- 【北美洲國家】
- 美國 加拿大 巴拿馬 危地馬拉 尼加拉瓜 巴巴多斯 哥斯達黎加 古巴 墨西哥 巴哈馬 薩爾瓦多 多米尼克 格林納達 安提瓜和巴布達 海地 伯利茲 牙買加 洪都拉斯 圣盧西亞 多米尼加 圣基茨和尼維斯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南美洲國家】
- 【大洋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