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地圖
內蒙古相關地區地圖:
地方禮俗
愛畜:如在草原上遇見畜群,汽車與行人要繞道走,不要從畜群中穿過,否則會被認為是對畜主的不尊重。做客:乘汽車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車上是否拴著馬,不要貿然駛入,免得馬驚掙斷韁繩跑失。進包要從火爐左側走,坐在蒙古包的西側和北側,東側是主人起居處,盡量不坐。入坐時不擋住北面哈那上掛著的佛像。進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脫鞋。不要坐在門檻上。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主人首先會給賓客敬上一碗奶茶。賓客要微欠起身用雙手或右手去接,千萬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節。主人斟茶時,賓客若不想要茶,請用碗邊輕輕把勺或壺嘴一碰,主人便即刻會明白賓客的用意。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傳統方式,是表達草原牧人地客人的敬重和愛戴。通常主人將美酒斟在銀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之上,唱起動人的蒙古族傳統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讓讓,拉拉扯扯,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對主人瞧不起。賓客應隨即接住酒,接酒后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爐方向點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會喝酒不必勉強,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純潔的情誼。
獻哈達:哈達是蒙古族日常行禮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獻哈達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禮節。獻哈達時,主人張開雙手捧著哈達,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詞或贊詞,渲染敬重的氣氛,同時將哈達的折疊口向著接受哈達的賓客。賓客要站起身面向獻哈達者,集中精力聽祝詞和接受敬酒。接受哈達時,賓客應微向前躬身,讓獻哈達者將哈達掛于賓客頸上。賓客應雙手合掌于胸前,向獻哈達者表示謝意。
尊老慈幼:到牧民家做客,見老人要問安,須以“您”相稱。不在老人面前通過,不坐其上位,未經允許不要與老人并排而坐。對小孩不可斥責或打駕。不要當著家人的面數說孩子生理缺陷。
其他:到牧民家做客,要帶適當的禮品,如酒、糖、小食品等。對迎面狂吠的牧羊狗僅可喝斥,不可打。解手須至蒙古包南方較遠處,不可到蒙古包東、西側(有羊圈)、北側(氣味會隨風刮入包內)。冬天不要到包北、西側亂踩,因那里的雪是化水食用的。離開主人家須道再見并致謝意。
民族風情
草原盛會一那達幕:即游藝、聯歡的意思,源于七百年前。那達幕之日商販云集,說書獻藝應有盡有,熱鬧非凡,最扣人心弦的莫過于賽馬、摔跤、射箭。多在草原牛羊肥壯、稻谷飄香的8月份舉行。蒙古包:蒙古包一詞來自于滿族人對蒙古族住所的稱呼,是游牧生活的產物。一般高七八尺,寬丈余,先用木桿、牛皮訂成網狀方架數片,然后連成園倉式,再用園木組成傘形園頂,頂中央有一個圓形天窗,晴啟陰合,用以流通空氣,吸收陽光,是草原牧區最喜歡的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最感興趣的下榻場所。祭敖包:這是蒙古族傳統的宗教活動,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頭、土塊、柳條等壘筑而成的?!鞍桨弊钤缡窃诿Co邊草原上建立起來的能識別方向、道路、邊界的標志,后成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祭敖包多在7、8月份舉行。祭祀時敖包上插樹條,上面掛有五顏六色的布條或紙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凈地。手扒羊肉:蒙古語稱手扒羊肉為“布和力麻哈”。是草原上蒙古民族簡便實惠的待客食品。做法是剛屠宰后的羊,挑選好的部位,(頭蹄下水除外)白水下鍋,原汁清煮。羊吃草原上的五香草,調味齊全,不加任何調味品,只要掌握清煮技術,就能做得美味可口。在食用時不用餐具,用手扒著吃。蒙古族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最考究,美酒是食品之精華,五谷之結晶,是最能表達朋友之忠誠的珍貴食品。主人將美酒斟在銀碗或金杯中,托在潔白的哈達上,唱起感人的祝酒歌,表達自己的真誠與感情,此時客人理應隨即接過酒,能飲則飲,不能飲則品嘗少許,然后將酒歸還主人,萬不可推推讓讓、拉拉扯扯,謝絕主人的敬酒,否則他會認為您對主人瞧不起,不愿交朋友、不能以誠相待。
行政區劃
內蒙古共有12個地級市,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新城區玉泉區賽罕區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和林格爾縣武川縣清水河縣
包頭市昆都侖區東河區青山區石拐區白云礦區九原區土默特右旗固陽縣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海勃灣區海南區烏達區
赤峰市紅山區元寶山區松山區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縣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寧城縣敖漢旗
通遼市科爾沁區霍林郭勒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后旗開魯縣庫倫旗奈曼旗扎魯特旗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達拉特旗準格爾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錦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滿洲里市牙克石市扎蘭屯市額爾古納市根河市阿榮旗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五原縣磴口縣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后旗杭錦后旗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豐鎮市卓資縣化德縣商都縣興和縣涼城縣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后旗四子王旗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阿爾山市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扎賚特旗突泉縣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阿巴嘎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鑲黃旗正鑲白旗正藍旗多倫縣,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之前,一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和東胡人在今天的內蒙古地區游牧生活。戰國后期,燕國、趙國、秦國的領土已經拓展到今天的內蒙古地區,中原的華夏民族開始在內蒙古南部定居。如趙武靈王在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境內始建云中城?!摆w長城”經過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燕將秦開擊敗東胡之后,構筑“燕北長城”,在今內蒙古赤峰市南建右北平部,治所在寧城。秦朝、漢朝在今天的內蒙古地區設立郡縣。秦朝修筑萬里長城,連接從前各國的長城,以防御匈奴。內蒙古南部,如云中郡,是邊防重鎮。而北部塞外主要是匈奴人和烏桓、鮮卑等東胡人的領地。西漢王朝建立后,匈奴是漢民族和平生活的重大威脅:幾十次入侵邊境,攻城屠邑,掠奪財物和大量人口,給西漢北方地區民眾帶來沉重的災難。西漢前期對匈奴和親,但匈奴仍然大舉入侵,西漢皇帝和人民對匈奴的屢屢犯境,被迫出軍還擊。西漢時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取勝,匈奴勢力北遷、西遷。在整個漢朝及其后的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南匈奴人和東胡人逐漸和華夏民族融和,形成今天的漢族的前身。公元前129年2月,匈奴入上谷郡,殺略吏民。以太中大夫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郡,太中大夫公孫敖為騎將軍出代郡,太仆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出云中郡,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出雁門郡,各萬騎,咸擊匈奴。衛青至龍城。公元前一一九年,衛青從定襄,霍去病從代郡,向匈奴總攻。衛青兵團深入匈奴汗國五百公里,伊稚斜單于大敗。衛青追擊到寅顏山的(外蒙古哈爾和林西南)趙信城?;羧ゲ”鴪F深入沙漠一千余公里,滅七萬余人,霍去病追擊到狼居胥山(蒙古肯特山)。漢朝在今天的內蒙古地區設立郡縣。如西漢(前127年)設置五原郡,轄境相當于今巴彥淖爾盟東部、包頭市和鄂爾多斯市(伊克昭盟)達拉特旗、準格爾旗等地。三國時期著名將領呂布就出生于此。后內蒙古南部大部為從北朝北魏直到隋朝是中國領土。清亡之后內蒙古則一直是中華民國的領土,被恢復為若干個省。民國初分屬熱河、察哈爾、綏遠等特別區,后均改??;新中國建國前中共以今內蒙古中部設內蒙古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1978年后內蒙古擴大管轄范圍,把原來的甘肅北部,吉林西部,黑龍江西部劃給內蒙古。全區現設呼和浩特、包頭、烏海、赤峰、通遼、鄂爾多斯、呼倫貝爾、烏蘭察布、巴彥淖爾9個地級市;興安、阿拉善、錫林郭勒3個盟;另外有滿洲里、二連浩特2個計劃單列市;下轄11個縣級市、17個縣,52個旗,其中包括鄂倫春、鄂溫克、莫力達瓦達斡爾3個少數民族自治旗。
土壤特點
內蒙古地域遼闊而寬廣,土壤種類較多。根據土壤屬性的不同,內蒙古土壤可分為9個土綱、22個土類。全區土地帶由東北向西南排列,依次為黑土地帶、暗棕壤地帶、黑鈣土地帶、栗鈣土地帶、棕壤地帶、黑壚土地帶、灰鈣土地帶、風沙土地帶和灰棕漠土地帶。目前,全區總面積中,耕地占7.32%,未利用土地13.85%,林地占17.40%,草地占58.86%,水域及沼澤地占1.43%,城鎮村及工礦園地占0.84%,交通用地占0.269%。
中國之最
1.內蒙古是中國侵入巖期次最多、分布面積最廣省區。其中大興安嶺是我國中生代火山巖分布面積最廣地區。2.內蒙古地區是亞洲白堊紀至第四紀最著名的化石產地。特別是第三紀化石,從始新世一直至上新世,地層發育最全,是世界公認的亞洲的"標準剖面"。3.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1985年出土的距今1.2億年的"查干諾爾恐龍",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大的恐龍化石骨架。裝架后體長22.4米,背高7米,抬頭高12米。4.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煤礦出土的猛瑪象骨架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猛瑪象骨骸化石。6.內蒙古赤峰市平頂山冰臼群,是中國北方發現的最大的冰臼群。類型最多,規模最大,分布位置最高,30多個冰臼呈南北兩個群落分布,相距400多米,冰臼全在海拔超過700米的山脊上。最大的冰臼直徑達4.5米,深約1.9米,口小肚大底平,規則而完整。7.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和正藍旗境內發現的"環形水系"隕石坑,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四個隕石坑中最大的一個,也是世界第二大隕石坑。8.內蒙古烏海市老石旦煤礦附近出土的老石旦硅化木是我國出土長度第一的硅化木化石。長38米,根部直徑0.87米,地質年代為石炭二迭紀。9.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北的大窯石器制造場,是國內外目前發現的最大的舊石器時期采石場。10.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碧玉龍,是中國發現的時代最早、體型最大、制作最精美的龍型玉器。據考證,距今約5000年,屬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遺物。色墨綠、體卷曲,高26厘米,是一塊玉料的圓雕,細部運用浮雕、淺雕手法表現,通體琢磨,光潔圓潤。龍體伸屈剛勁有力,長鬃高揚,顯得極有生氣。11.內蒙古是中國發現巖畫最豐富的地區。陰山山脈、烏蘭察布山巖及賀蘭山脈號稱“三大巖畫寶”。12.以壇、廟、冢為標志的代表其最高發展階段的紅山文化,在內蒙古分布范圍最廣、最集中;原始農業最發達,人口最多;原始藝術成就最高;是中國北方最早出現的“古國”。13.以大中小三級石城址為代表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在內蒙古分布范圍最廣、最集中,社會組織和防御設施最完備,是中國北方最早出現的原始城市和原生型“方國”。14.內蒙古赤峰地區是中國最早培植成功原始農作物糜子的地方。赤峰郊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碳化稷(糜子)籽實,距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15.內蒙古是中國古長城遺址保存最多、里程最長的省區。其中在包頭市區至石拐的公路17公里處,保留有最完整的一段趙長城;在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旗小余太鄉和包頭固陽縣境內有我國秦長城保存最為完整的段落,前者長200多公里,后者長近百公里。16.橫穿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的“秦直道”,是2000年前中國最早的高等級公路。史料記載:“道廣五十步,隱以金錐,樹以青松”,“干八百里,塹山堙谷,直通之”。17.內蒙古赤峰市遼中京遺址上的八角密檐式磚塔(俗稱大明塔),高達80.22米,周長113米,是中國現存體積最大的遼代古塔。18.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遼代萬部華嚴經塔中發現的“中統元寶交鈔”,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發行的紙幣實物??贪嬗≈茣r間為元代中統元年(公元1260年)的忽必烈時代。19.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金剛座舍利寶塔”后照壁上的蒙古文石刻天文圖,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完好的用蒙古文標注的天象資料,已將外國天文知識融于中國傳統的天文學體系中??毯阈?70座,星數1550余顆。天文圖直徑1.449米。20.內蒙古的民族貿易老字號“大盛魁”,曾是中國近代商業史上最大的旅蒙商號。開業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間,歇業于1929年,歷時200年。持有蓋著清廷皇帝印璽的營業執照“龍票”,總拒設于歸化城,以烏里雅蘇臺、科布多為中心,活動于內蒙古西部、外蒙古大部直至俄羅斯。在國內京、津、滬、杭、晉、冀、魯、豫、湖、廣等地均有分支、小號和坐莊人員,從業人員連同雇傭的牧民、工人有6000一7000人,貿易總額一般年份約白銀l千萬兩左右。專家稱"經營之廣、貿易額之大、獲利之多,在我國貿易史上罕見"。21.內蒙古農墾企業是中國各省區農牧場土地最多的省區,管轄土地面積多達620萬公頃。22.內蒙古西部區生產的褐色大粒養麥,品質全國第一,粒大皮薄出粉率高,在國際市場首屈一指。23.內蒙古是中國蓖麻種植面積最大和產量最多的省區,主產區哲里木盟是我國著名的蓖麻生產基地,24.內蒙古是中國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基地,種植面積達41.3萬公頃,占全國的18%。25.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河套灌區,是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區。灌區總面積118.9萬公頃,由黃河自流引水,灌溉條件優越,排水骨干工程已基本形成。26.內蒙古通遼市的莫力廟水庫是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長1.1萬米,底寬100m,水庫大壩用積沙建。27.內蒙古阿拉善盟荒漠中心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金字塔沙山(沙丘),高500米,是中國最高的沙山。28.內蒙古有中國最大的草場和天然牧場。草原面積8666.7萬公頃,其中有效天然牧場6800萬公頃,占全國草場面積的27%。29.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境內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草原保留面積最大的地方,是中國最大的無污染源動物食品基地。30.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是中國最早的草地自然保護區,也是草原自然狀態保存最好的地區。31.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濕地珍禽自然保護區和呼倫湖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最好的鶴類資源寶庫。湖區鶴類占世界鶴類的35%,占全國鶴類的55.6%。32.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大興安嶺北麓原始森林里的駝鹿,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鹿種。成年雄駝鹿身高l米以上,身長約2米,體重500公斤以上,號稱“森林巨人”。33.內蒙古自治區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居全國五大牧區之首。羊毛總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山羊絨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駝絨產量占全國的二分之一,均居全國第一位。34.內蒙古阿拉善白山羊所產羊絨,以其細度、光度、白度三項指標成為世界最好的山羊絨。以伊克昭盟的阿爾巴斯白山羊絨為原料加工的KVSS無毛絨,是國際公認的“中國一號無毛絨”,被譽為“軟黃金”。35.內蒙古阿拉善盟是中國擁有駱駝最多的地區,素有"駝鄉"之稱。該處有世界罕見的白駱駝。錫林郭勒盟所產蘇尼特雙峰駝,是中國三大雙峰駝中體型最大,產絨、產肉量最高的優良駱駝品種。36.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是中國牧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區。37.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是中國草原牧區養畜規模最大、距出海港口和經濟中心最近的地區,是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外運和進口條件最好的地區。38.內蒙古有中國最大的森林。面積1406.6萬公頃,人均森林面積0.61公頃。到1997年底人均造林面積居全國第一。39.內蒙古大興安嶺是中國最大的原始森林區,烏瑪、奇乾、永安山三個未開發原始林區總面積94.6萬公頃,林業用地面積92.4萬公頃。40.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的沙地云杉林,是世界上同類樹種中面積最大的一片純天然林,是中國沙地云杉母樹林基地。41.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紅花爾基林場是中國最大的樟子松采種基地。紅花爾基樟子松林,是世界稀有、亞洲最大、我國唯一集中成片的天然樟子松母樹林帶。長250公里,寬20公里,總面積30萬公頃。42.內蒙古興安落葉松林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天然林,也是中國寒溫帶唯一的天然林。43.內蒙古赤峰市太平鄉的帶、片、網結合農田防護林體系,是中國唯一抵御ll級暴風、保護林網內農田達98%的農田防護林體系。該防護林有主副林帶401條,全長360公里,構成375個網眼,保護農田6.6萬畝。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考察后評價,這是“林相'最整齊、林木長勢最好、布局最合理、規模最宏偉”的防護林。44.內蒙古阿拉善盟的梭梭樹,是世界上種籽發芽最快的荒漠樹種。寄生在梭梭樹氣根上的珍稀植物肉蓯蓉,號稱"沙漠人參",產量、質量均居全國第一。45.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的四合木,是中國特有的殘遺單種屬植物。46.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梁外甘草"和阿拉善盟的紅甘草,粉性足,藥用價值高,質量居全國首位。47.內蒙古黃茂在全國最有名,其主要產地為鄂爾多斯和赤峰市被稱為"正北芪"。兩地所產麻黃也居首位。48.內蒙古是中國發現新礦物最多的省區。自1958年以來,中國獲得國際上承認的新礦物有50余種,其中10種發現于內蒙古,包括鋇鐵鉆石、包頭礦、黃河礦、索倫石、汞鉛礦、興安石、大青山礦、錫林郭勒礦、二連石、白云鄂博礦。49.內蒙古包頭白云鄂博礦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山。到1997年已探明的稀土氧化物儲量占世界稀土總量的76%。該礦山含礦物172種,是世界上含礦物種類最多的礦山。50.內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礦"之鄉。中國五大露天煤礦內蒙古有四個,分別為伊敏、霍林河、元寶山和準格爾露天煤礦?;袅趾用旱V是我國建成最早的現代化露天煤礦。準格爾煤田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露天開采煤田。51.內蒙古東勝煤田與陜西神府煤田合稱東勝一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中最大的一個。52.內蒙古錫林浩特市北郊的勝利煤田,是中國最大的、煤層最厚的褐煤田。煤層一般厚度200米以上,最厚處400米。含有11個煤層,13個煤組。煤田長45公里,寬15公里,面積675平方公里,已探明儲量159.32億噸,保有儲量159.31億噸。53.內蒙古阿拉善盟二道嶺煤礦的太西煤,屬低灰、低硫、低磷的優質無煙煤,平均灰分3.96%,揮發分6.83%,含硫量0.2%-0.32%。發熱量7645-7711大卡/千克,全國之最。55.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錫礦儲量居全國第一,保有儲量4.67萬噸以上,主要分布在東烏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鑲黃旗的五個礦區。56.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鍺儲量全國第一。儲量1600萬噸,占全國已探明總儲量的30%。57.內蒙古螢石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查干敖包螢石礦屬于特大型螢石礦床,原礦氟化鈣平均品位達到熔劑富礦的工業要求。58.內蒙古石墨的遠景儲量約為3億一5億噸,居全國首位。在西起阿拉善右旗,東到烏蘭察布盟興和縣長1000公里的地帶,成礦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其中興和縣石墨礦的產品,鱗片大,柔韌性好,是我國三大石墨生產基地之一。61.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埋藏著世界罕見的超大型芒硝礦。62.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平頂山的中華麥飯石在國內品質最佳。它含有59種元素,其中18種是人體營養所必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63.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泉群由48眼泉組成,有溫泉、熱水泉和冷泉。是從深達2800-3500米的火山巖斷裂帶深循環上升的礦泉水,系氡鏗鋸偏硅酸熱礦水。泉中的氡元素含量為每升11-60埃曼,居全國各溫泉之首。64.內蒙古自治區風能儲量2.7億千瓦小時,占全國總儲量的1/5,居全國首位;全區年平均風速3.7米/秒,大部地區年平均有效風能功率密度為150-200瓦/平方米。65.內蒙古包鋼稀土一廠是世界最大的稀土鐵合金生產廠,已有170多種、300多個規格的產品,產量和質量均居全國第一。包鋼選礦廠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精礦生產廠。66.內蒙古第一機械制造廠是中國最早建成的中型坦克制造廠,現已成為中國主戰坦克的生產基地。該廠生產的“北方一奔馳”重型載重汽車是中國8-20噸卡車中最高檔次的產品。67.內蒙古包頭北方重型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礦用汽車生產基地。目前生產三大系列7個車型、13個品種的汽車。三峽工程施工中最大的汽車即是該廠的“特雷克斯”三二一一E一85噸車。在眾多的中外施工設備中,該廠生產的三三O七型汽車被三峽工程總公司授予“首臺安全運行一萬小時設備”光榮牌。71.內蒙古鄂爾多斯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羊絨衫生產廠家,連續多年保持羊絨紡織業市場占有率、市場競爭力、市場影響力第一名。1995年世界第50屆統計大會公布為"中國羊絨制品大王",1997年獲美國最大百貨連鎖集團美斯公司“五星獎”?!岸鯛柖嗨埂痹谥袊蚪q制品業中品牌價值最高,達24.56億元,是唯一的馳名商標。內蒙古鹿王羊絨集團生產的“鹿王”牌羊絨系列產品,是國內同類企業中第一家獲得“國際名牌產品博覽會金獎”的產品。1995年一1996年全國紡織面料新產品展示會該集團獲金、獎最多。72.內蒙古赤峰市長城地毯總廠生產的“長城藝術掛毯”,是中國生產最早、聲譽最高的藝術掛毯,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國寶",多次參加國際博覽會,并被作為世界藝術珍品懸掛在聯合國總部。73.內蒙古伊利集團是全國最大的冰淇淋、雪糕生產企業,年產冷飲產品6萬多噸。74.內蒙古包頭騎士乳品集團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現代化奶酪生產企業。其奶酪系列產品獲1995年全國新產品一等獎,乳清飲料獲優秀獎。75.內蒙古呼和浩特機床附件總廠是中國最大的卡盤專業制造廠,卡盤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60%,出口量占全國同類產品出口量的80%,其卡盤制造廠的規模居世界之首。76.內蒙古的中國河西化工機械公司,是中國第一個固體火箭發動機研制生產基地,曾研制出一批優質的航天產品。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一——“東方紅一號”使用的運載火箭中的第三級固體發動機就是由該公司提供的。77.內蒙古包頭光華化學工業公司,是中國第一座核元件、核材料生產、科研基地。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試驗成功,為第一艘核潛艇下水做出過重要貢獻。78.內蒙古額濟納旗的東風航天城(即酒泉人造衛星發射中心),1960年9月用國產燃料首次發射近程導彈成功。其后成功發射衛星33顆(其中返回式衛星17顆)和各類火箭數百枚,記載了中國航天事業從起步到跨人世界先進行列的發展軌跡。79.以內蒙古為主礦區的神府東勝煤田,其現代化礦井補連礦引進的采煤機,裝機容量1480千瓦,生產能力每小時2500噸,是世界最大的采煤機。該礦輔助運輸實現膠輪化,國內絕無僅有。80.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的伊敏煤電一期工程是中國建設的第一家大型煤電聯營試點項目。81.內蒙古準格爾煤田(薛家灣區)的煤系硬質高嶺土,從儲量、品位到開采條件都堪稱世界之最。82.內蒙古牙克石木材加工拷膠聯合廠是中國最大的拷膠生產企業。83.內蒙古吉蘭泰鹽場是我國最大的機械化湖鹽場、湖鹽區,最大的碘鹽加工基地和最大的天然胡蘿卜素生產基地。84.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碳素制品總廠是中國最大的碳素企業和唯一的石墨電極廠。85.內蒙古赤峰制藥廠是我國最大的麻黃素生產廠家。86.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華蒙金河(集團)實業有限公司,是世界上生產金霉素飼料添加劑規模最大的企業。87.內蒙古呼和浩特華歐淀粉有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馬鈴薯淀粉制品企業。88.內蒙古赤峰寧城老窖集團飲料廠生產的“寧城”牌杏仁鮮榨飲料“寧露”;是中國第一個AA級綠色蛋白飲料。1997年10月該飲料基地列入《全國山杏產業化示范項目》,通過國際有機作物改良協會OCIA組織初檢;1998年1月,鮮榨工藝通過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組織的國家級鑒定。89.內蒙古通遼化工廠是中國最大的蓖麻油深加工企業。該廠年加工蓖麻籽4萬噸。副產品蓖麻餅粕經與吉林大學合作,運用生物工程技術,已開發出高活性酵母酶蛋白產品,系國內首創的新型菌類蛋白飼料,可替代進口魚粉及豆粕。90.內蒙古錫林浩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頤寧牌"頤寧肽素,是中國最早集綠色食品、生物工程和高科技于一體的穆斯林專用口服保健品。91.內蒙古臨河保健啤酒總廠研制的“天然金川保健啤酒”,是迄今為止國家衛生部批準的唯一天然保健啤酒。采用河套天然優質醫飲兩用礦泉水精釀而成。該產品被中國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授予1997年“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92.內蒙古民族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最大的商貿中心和商業企業集團。93.內蒙古是中國擁有陸地口岸最多的省區。共有邊境口岸18個。94.內蒙古滿洲里鐵路口岸和公路口岸是中國最大的陸運口岸,可經俄羅斯通往東歐和西歐,被稱為第一歐亞大陸橋“橋頭堡”。該口岸鐵路過貨能力500萬噸,換裝機械先進,擁有高水平的分撥、倉儲條件。滿洲里至后貝加爾斯克國際公路口岸有客運通關通道4條,貨運通關通道4條。95.1897年建成的北京一張家口一滂江一叨林一烏得一庫倫一恰克圖電報線路,是我國自建的第一條陸路電報線。96.內蒙古自治區的SDH通信傳輸光纜,是目前中國最長的一條采用同步數字系列技術的傳輸光纜,全長4000多公里。97,內蒙古境內的集(寧)通(遼)鐵路是由鐵道部和內蒙古自治區合資修建的我國目前最長的地方鐵路,全長943公里。98.內蒙古豐(鎮)準(格爾)電氣化鐵路是中國第一條企業自管電氣化重載運煤專線??傞L度2千公里,采用國內最先進的韶山3型(SS3型)電力牽引機車。99.內蒙古準格爾黃河鐵路大橋,是中國單孔跨度最大的黃河鐵路大橋。橋長634.42米,單孔跨度為132米。100.內蒙古是中國風力發電最大的省區。裝機容量1996年底達1.5萬千瓦,居全國第一。錫林郭勒盟風能開發應用研究所(今內蒙古電管局風力發電研究所)是中國成立最早的風能開發研究機構。101.內蒙古是中國最早向國外輸送電力的省區。目前,內蒙古發電裝機容量增長幅度、人均發電量和外送電量均居全國第一。102.內蒙古包頭稀土研究院是中國最大的稀土科研機構,它以稀土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為宗旨,以稀土選礦、冶金提取分離、新型功能材料的開發為研究重點,已取得研究成果650多項,其中重大科研成果200多項,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100多項。103.內蒙古氣象局在全國最早建成了省級極軌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為了實現人工降雨防雹等減災目標,近年來內蒙古每年租用飛機最多,作業時間最長,作業區域最廣。104.內蒙古計委電子計算中心在全國最早研制成功了完整的少數民族電子計算機文字處理系統。105.內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蒙醫蒙藥研究中心。106.內蒙古擁有中國最大的稀土情報中心,包頭稀土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國務院批準的中國第一個稀土開發區。107.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前任內蒙古大學校長旭日干博士是世界最早培育成功“試管山羊”的科學家之一,也是中國最早培育成功“試管綿羊”和“試管?!钡目茖W家,被國外稱為“試管羔羊之父”。
氣候特點
內蒙古屬典型的中溫帶季風氣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勻、寒暑變化劇烈的顯著特點。冬季漫長而寒冷,多數地區冷季長達5個月到半年之久。其中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由零下10℃遞減到零下32℃,夏季溫熱而短暫,多數地區僅有一至兩個月,部分地區無夏季。最熱月份在7月,月平均氣溫在16℃--27℃之間,最高氣溫為36℃--43℃。氣溫變化劇烈,冷暖懸殊甚大。降水量受地形和海洋遠近的影響,自東向西由500毫米遞減為50毫米左右。蒸發量則相反,自西向東由3000毫米遞減到1000毫米左右。與之相應的氣候帶呈帶狀分布,從東向西由濕潤、半濕潤區逐步過渡到半干旱、干旱區。這里晴天多,陰天少,日照時數普遍都在2700小時以上,長時達3400小時。冬春季多風大,年平均風速在3米/秒以上,蘊藏著豐富的光熱、風能資源。其中位于巴彥淖爾盟的烏拉特中旗全年有風日在272天以上,為全國風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