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多瓦地圖
與摩爾多瓦相關的地圖:
摩爾多瓦簡介
- 摩爾多瓦共和國(The Republicof Moldova),位于東南歐北部的內陸國,與羅馬尼亞和烏克蘭接壤,面積為3.38萬平方公里,境內平原和丘陵相間分布,中部為高地,三分之二的土地為黑鈣土。北部和中部屬森林草原帶,南部為草原。河流眾多但大部分短小,德涅斯特河和普魯特河為境內兩大河流。地下水資源豐富,約有 2200個天然泉。
摩爾多瓦共和國的森林覆蓋面積占全國陸地面積的40%。森林中近2/3的樹種是橡樹,另外還有白蠟樹、櫪樹、櫸樹、椴樹等。境內有1700種花卉和蕨類植物組成野生植物群。摩爾多瓦所擁有的植物屬于古北區種類,絕大多數是喜溫暖的歐洲植物群。世界級珍稀植物占全國植物總數的17%,有絨毛橡樹、鵝耳櫪樹、黃櫨樹、胡頹子類植物、矢車菊等,國家級保護植物有26種。摩爾多瓦境內半數以上的野生植物有經濟利用價值,約130種可以藥用,另外還有許多蜜源植物,具有觀賞和裝飾價值的植物也為數不少。面積最大的森林區位于國家中部,這里有3個混合林帶:橡樹和榆樹林、椴樹和白蠟樹林、橡樹和櫸樹林。在北部丘陵的草原林區生長著遮天蔽日的闊葉橡樹林,在北部生長著榨葉橡樹林。在灰色森林土地帶保留著獨特的橡樹和橡樹-鵝耳櫪樹林的自然景觀,這些森林一般生長在較高的地勢上。它們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并起到保護水源、清潔空氣的作用。摩爾多瓦草原已被全部開發利用。森林草原面積不足全國草原總面積的1/10,其中的1/3為原始森林草原。其主要樹種有橡樹、鵝耳櫪樹,褐土地帶生長著山毛櫸樹,偶爾還見到銀椴樹、槭樹、榆樹、樹、野櫻桃樹和梨樹。森林里,長青藤像地毯一樣鋪滿地表,野生葡萄藤密密地纏繞在橡樹和楊樹干上。森林對保護摩爾多瓦的土壤和水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草原植物有針茅、遠東羊茅草,須芒草僅在少數地區生長。
從總體水平上講,摩爾多瓦共和國自然資源貧乏,缺少硬煤、鐵礦、石油和天然氣。但是,全國境內蘊藏著豐富的非金屬富礦,并已探明330個非金屬富礦。它們是:2個石膏礦、3個制玻璃用的沙土礦、51個石灰巖礦、6個沙土礦、6個硅藻土礦、15個陶土礦、69個毛石采石場、84個沙和礫石混合礦、108個磚瓦原料礦、8個陶土礦等,F在,摩爾多瓦只開采了94個礦區。摩爾多瓦的另一種寶貴礦物資源是硅藻土。摩爾多瓦還盛產高品質的粘土,有綠色、黃色和紅褐色。它是制磚、制陶、瓷器不可缺少的原料。傳統觀念一直認為摩爾多瓦境內沒有石油和天然氣,摩爾多瓦地質學家一直在尋找石油。1957年,在武勒卡涅什特開發出一座噴油油井,雖然開采量還不足以形成工業規模,但其品質極好,含有珍貴的輕油。同時,在武勒卡涅什特附近還找到了天然氣和褐煤礦,另外在法列什和溫格內也發現了天然氣。在溫格內區已多年開采天然氣用于工業和人民的生活。
摩爾多瓦共和國3/4的國土位于羅斯陸臺,并以此為基礎形成晶體巖層。在德涅斯特河沿岸,從索羅基向北地區都可以開采到許多古老的巖石:花崗巖、輝長巖、蘇長巖,也可以開采到含沙粘土。在西南地區,這些礦石深藏在海洋生物沉積層下面2000米處。在基希訥烏附近,這些礦藏的厚度達到1000-1500米。在南部城市科托夫斯克,巖層厚達2000米。摩爾多瓦南方屬于另一類地質結構。它的主要物質是古生代和中生代形成的褶皺巖層。巖層板塊的對接處是侏羅紀盆地。在這些巖層的上面覆蓋著新生的沉積巖-石灰巖、粘土、粘土質的頁巖、沙土、砂石、硅藻土。在摩爾多瓦最南部地區還存在著另一種地質結構──塊狀結晶蘊藏帶。這里厚層沉積巖的蘊藏量不大。摩爾多瓦地質構造復雜,大面積的地質結構被分割成許多單元。一些區域的地形隆起,另一些區域的地形下陷。屢次發生的地震均是由位于羅馬尼亞境內的喀爾巴阡山南部發生強烈地殼運動所致。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和其它城市的建筑均采用可抵御震中心為6-7級以上地震的抗震材料建設。
世界各國
- 【亞洲國家】
- 中國 緬甸 伊朗 菲律賓 黎巴嫩 塞浦路斯 土庫曼斯坦 朝鮮 泰國 阿曼 尼泊爾 以色列 格魯吉亞 塔吉克斯坦 韓國 文萊 也門 阿富汗 土耳其 亞美尼亞 印度尼西亞 蒙古 印度 約旦 伊拉克 斯里蘭卡 阿塞拜疆 沙特阿拉伯 日本 柬埔寨 科威特 馬爾代夫 巴勒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 越南 不丹 新加坡 卡塔爾 孟加拉國 馬來西亞 吉爾吉斯斯坦 老撾 巴林 東帝汶 敘利亞 巴基斯坦 哈薩克斯坦 阿聯酋
- 【歐洲國家】
- 挪威 波蘭 希臘 愛爾蘭 安道爾 拉脫維亞 摩爾多瓦 瑞典 捷克 俄羅斯 比利時 奧地利 白俄羅斯 保加利亞 芬蘭 英國 立陶宛 盧森堡 意大利 斯洛伐克 圣馬力諾 丹麥 荷蘭 烏克蘭 摩納哥 梵蒂岡 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 冰島 法國 匈牙利 西班牙 馬耳他 塞爾維亞和黑山 列支敦士登 德國 瑞士 馬其頓 葡萄牙 愛沙尼亞 羅馬尼亞 阿爾巴尼亞 波黑
- 【非洲國家】
- 埃及 中非 突尼斯 喀麥隆 布隆迪 塞內加爾 坦桑尼亞 斯威士蘭 馬里 蘇丹 摩洛哥 索馬里 安哥拉 西撒哈拉 莫桑比克 阿爾及利亞 加納 剛果 岡比亞 吉布提 贊比亞 塞拉利昂 毛里求斯 毛里塔尼亞 多哥 加蓬 幾內亞 肯尼亞 馬拉維 利比里亞 納米比亞 布基納法索 貝寧 南非 佛得角 烏干達 科摩羅 科特迪瓦 博茨瓦納 幾內亞比紹 乍得 利比亞 尼日爾 盧旺達 萊索托 尼日利亞 津巴布韋 赤道幾內亞 厄立特里亞 馬達加斯加 塞舌爾(馬埃島) 剛果民主共和國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埃塞俄比亞
- 【北美洲國家】
- 美國 加拿大 巴拿馬 危地馬拉 尼加拉瓜 巴巴多斯 哥斯達黎加 古巴 墨西哥 巴哈馬 薩爾瓦多 多米尼克 格林納達 安提瓜和巴布達 海地 伯利茲 牙買加 洪都拉斯 圣盧西亞 多米尼加 圣基茨和尼維斯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南美洲國家】
- 【大洋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