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圖
與緬甸相關的地圖:
緬甸簡介
- 緬甸聯邦簡稱緬甸,是一個位于東南亞的國家,位于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自治區和云南省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老撾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西部與印度、孟加拉相連,緬印、緬孟的國境線分別為1462公里和72公里。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
緬甸語文屬漢藏語系下的藏緬語族;居民以農耕為生;古文化在宗教、文學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響。以蒲甘王朝為代表,建于十一世紀初,以蒲甘為首都。設行政組織,訂立法律,雕刻及繪畫藝術相當發達;并且以自創的緬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并成為經書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筑以“糾蘇吉剛佛塔”為其代表。僧伽在整個緬甸是非常受到尊敬的;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紀傳入緬甸,在西元十一世紀時成為緬甸居民普遍的信仰,并且延續至今。全國共有中、小學校40505所,在校學生為755萬,比1988年新增建中、小學校7000多所。目前,緬甸共有大學154所,比1988年增加122所。大學在校生為90多萬。報紙均為官辦,全國發行的報紙有3種:《緬甸之光》緬文版、《緬甸新光》英文版和1992年9月復刊的《鏡報》。地方性的報紙有仰光出版的《首都報》、曼德勒出版的《曼德勒報》和《雅德那崩報》3份。此外,全國還有約140種雜志和期刊,較著名的有《妙瓦底》、《秀瑪瓦》、《威達意》、《視野》和《財富》等。1997年11月,華文報紙《緬甸華報》創刊,是全緬唯一允許公開發行的華文報刊,后停辦。緬甸通訊社為國家通訊社。官辦的“緬甸之聲”是唯一廣播電臺,建于1937年。目前用緬甸語、英語及八種少數民族語言廣播。全國有兩個電視臺,“緬甸電視臺”建于1980年,“妙瓦底電視臺”創辦于1995年3月27日。目前,緬全國各地共有電視轉播站177個,全國各省邦大部份地區都能收看電視節目。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153個民族,主要有八大民族:緬族、克欽族、克耶族、克倫族、欽族、夢族、若開族、撣族。各個民族有其特色的民族服裝,獨顯其民族文化。同處于緬甸區域文化內的八大民族,在文化上有著共同的特點,也有著自己特色的文化。在服飾上這八大民族有著一些相同的特色,如這八大民族的女士都穿紗籠,男式都扎包頭。但是在裝飾上的不同就顯示出了民族特色。緬甸是一個將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門”。雖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較為鮮艷。男女上衣均為右衽,也有對襟的。男人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衫,用一條或粉紅或黃或白的薄紗或絲綢帕包在頭上,作為出席盛會的禮帽。女子的上及多為斜襟長袖衫,衣袖長而窄,顏色多為乳白色或粉紅色。為了適應熱帶氣候,多用薄紗制成。婦女一般都留長發,卷發髻,并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緬甸人很少穿鞋襪,男女老少都愛穿拖鞋。緬甸人喜穿傳統的民族服裝,各個民族有其特色的民族服裝,緬甸男女下身都圍紗籠,男式的稱為“籠基”,女式的稱為“特敏”。男女紗籠的穿法不一樣,男式的籠基是在腰際結一個花球,女式的是左右裙端扭成帶狀,互相結住。平時的生活中緬甸人都喜歡肩挎一個很有民族特色的顏色鮮艷的長帶包。出席正式場合時的服裝都很講究。男士要穿無領的對襟長袖外衣,內穿襯衣,并且頭上戴用一條素色的薄紗或絲巾裹扎好的“崗包”,下穿拖鞋;女士正式場合穿顏色鮮艷的服飾,梳各式高而光亮的發髻,并戴鮮花。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1000多年前,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制成貝葉經。正如李商隱詩中提到“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在緬甸530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廟必建塔,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因此,緬甸又被譽為“佛塔之國”。千姿百態、金碧輝煌的佛塔使緬甸成為旅游勝地。
世界各國
- 【亞洲國家】
- 中國 緬甸 伊朗 菲律賓 黎巴嫩 塞浦路斯 土庫曼斯坦 朝鮮 泰國 阿曼 尼泊爾 以色列 格魯吉亞 塔吉克斯坦 韓國 文萊 也門 阿富汗 土耳其 亞美尼亞 印度尼西亞 蒙古 印度 約旦 伊拉克 斯里蘭卡 阿塞拜疆 沙特阿拉伯 日本 柬埔寨 科威特 馬爾代夫 巴勒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 越南 不丹 新加坡 卡塔爾 孟加拉國 馬來西亞 吉爾吉斯斯坦 老撾 巴林 東帝汶 敘利亞 巴基斯坦 哈薩克斯坦 阿聯酋
- 【歐洲國家】
- 挪威 波蘭 希臘 愛爾蘭 安道爾 拉脫維亞 摩爾多瓦 瑞典 捷克 俄羅斯 比利時 奧地利 白俄羅斯 保加利亞 芬蘭 英國 立陶宛 盧森堡 意大利 斯洛伐克 圣馬力諾 丹麥 荷蘭 烏克蘭 摩納哥 梵蒂岡 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 冰島 法國 匈牙利 西班牙 馬耳他 塞爾維亞和黑山 列支敦士登 德國 瑞士 馬其頓 葡萄牙 愛沙尼亞 羅馬尼亞 阿爾巴尼亞 波黑
- 【非洲國家】
- 埃及 中非 突尼斯 喀麥隆 布隆迪 塞內加爾 坦桑尼亞 斯威士蘭 馬里 蘇丹 摩洛哥 索馬里 安哥拉 西撒哈拉 莫桑比克 阿爾及利亞 加納 剛果 岡比亞 吉布提 贊比亞 塞拉利昂 毛里求斯 毛里塔尼亞 多哥 加蓬 幾內亞 肯尼亞 馬拉維 利比里亞 納米比亞 布基納法索 貝寧 南非 佛得角 烏干達 科摩羅 科特迪瓦 博茨瓦納 幾內亞比紹 乍得 利比亞 尼日爾 盧旺達 萊索托 尼日利亞 津巴布韋 赤道幾內亞 厄立特里亞 馬達加斯加 塞舌爾(馬埃島) 剛果民主共和國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埃塞俄比亞
- 【北美洲國家】
- 美國 加拿大 巴拿馬 危地馬拉 尼加拉瓜 巴巴多斯 哥斯達黎加 古巴 墨西哥 巴哈馬 薩爾瓦多 多米尼克 格林納達 安提瓜和巴布達 海地 伯利茲 牙買加 洪都拉斯 圣盧西亞 多米尼加 圣基茨和尼維斯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南美洲國家】
- 【大洋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