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地圖
盧森堡簡介
- 盧森堡,全稱為盧森堡大公國,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位于歐洲西北部,東鄰德國,南毗法國,西部和北部與比利時接壤。全國劃分為盧森堡(Luxembourg)、迪基希(Diekirch)、格雷文馬赫(Grevenmacher)3個省,省下設12個專區和118個市鎮。省長、市(鎮)長由大公任命。因國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國”“千堡之國”的稱呼。
在盧森堡,國民義務教育是11年:由2年幼稚園、6年基礎教育和3年進階教育組成。盧森堡因此有一個三層的教育制度(幼稚園、小學、高中)。學生就學率達到99%。盧森堡的教育制度有許多問題,例如花費許多時間在德語、法語和英語的語言課程上,以及特別是從德語課程不成功、講羅曼語族語言的國家來的外國學生占了相當高的比例。自從1999年以后,在2年的幼稚園之前設有1年的學齡前兒童預備班;這使得學童在例如語言、社會、學校方面,有可能獲得一個較好較完整的社會化。在6年的基礎教育之后學生可以在兩種中級的教育路途之間選擇:科技高級中學(67%的學生),為期至少3年,并且到畢業(CATP)或能進大學之前總共至少6至7年;蛘 普通高級中學(33%的學生)。7年后畢業拿到證書可以進大學就讀。 這個教育體制包含占國家經費第二高的社會預算的11.3%。然而盧森堡在PISA測驗的結果和德國一樣差。自從2003年以后盧森堡有一間獨立的大學,其從2001開始建造。在醫學領域、自然科學、科技、法律、經濟、社會學和教育學,學生在這分類成5個的學院里接受教育。然而盧森堡并未具備完整的學年,在外國修業更多學期的課程是必要的。對此比利時、法國和德國的大學特別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盧森堡的學生目前大部分仍然是在外國獲得學術的畢業文憑,其在外國就讀的學生超過6000人。大約19.6%的學生在德國大學注冊(特別是在科技的專門領域或自然科學),而22.6%的學生是在比利時和法國的大學就讀。建造了盧森堡大學之后,盧森堡應該加強學術研究地位,并且穩固盧森堡的經濟基礎。此外應該擴大招收外國學生來盧森堡就讀。然而同時盧森堡在承認外國學校的畢業文憑又有困難,特別是對于德國的?拼髮W畢業生,例如在德國EG建筑準則要求4年的工作實習經驗,在盧森堡卻得不到證明。對此盧森堡有一間自己的?拼髮WInstitutSupérieurdeTechnologie。
盧森堡面積為2586平方公里。位于歐洲西北部,東鄰德國,南毗法國,西部和北部與比利時接壤。地勢北高南低,北部阿登高原厄斯林區占全境1/3。最高點布爾格普拉茲峰海拔約550米。南部為古特蘭平原。屬海洋-大陸過渡性氣候。
盧森堡主張在國際關系中應遵循的準則是:平等、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脅、反對軍備競賽、遵守國際法、尊重人權、尊重小國利益。盧對外政策以歐洲為重點,與比利時、荷蘭結成經濟聯盟,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主張在北約、歐盟和歐安會組織的框架內建立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強調美應在歐洲事務中發揮作用。認為俄羅斯和前南斯拉夫地區的穩定對歐洲安全至關重要。主張積極發展和擴大與亞太地區國家的經貿合作,推動歐亞國家間進行政治對話。發展援助是盧外交重要內容,以消除貧困、促進發展、維護安定為目標,重點是非洲。目前盧已同146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中盧雙邊關系:中國和盧森堡于1972年11月16日建交。1978年6月我在盧設使館,1979年8月盧在華設使館。兩國關系發展良好,雙方領導人互訪頻繁。盧大公讓夫婦、大公儲亨利、歷任首相維爾納、托恩、桑特、容克及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普斯、波爾芙等曾訪華。李先念主席、李鵬、朱镕基總理、錢其琛副總理兼外長等先后訪盧。2004年11月,容克首相第五次訪華,黃菊副總理訪盧。2005年3月,李外長訪盧。8月,盧議長維勒訪華。2006年1月,阿瑟伯恩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訪華。近年來,中盧經貿關系發展迅速。2002年,中盧貿易首次突破1億美元。2005年雙邊貿易額21.9億美元。2006年1至5月達8.27億美元,同比增長17.1%。截至2005年底,盧累計在華投資項目153個,協議投資金額9.7億美元,實際投入3.95億美元。兩國簽有《文化合作協定》、《經濟、工業和技術合作協定》、《投資保護協定》及《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等。
世界各國
- 【亞洲國家】
- 中國 緬甸 伊朗 菲律賓 黎巴嫩 塞浦路斯 土庫曼斯坦 朝鮮 泰國 阿曼 尼泊爾 以色列 格魯吉亞 塔吉克斯坦 韓國 文萊 也門 阿富汗 土耳其 亞美尼亞 印度尼西亞 蒙古 印度 約旦 伊拉克 斯里蘭卡 阿塞拜疆 沙特阿拉伯 日本 柬埔寨 科威特 馬爾代夫 巴勒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 越南 不丹 新加坡 卡塔爾 孟加拉國 馬來西亞 吉爾吉斯斯坦 老撾 巴林 東帝汶 敘利亞 巴基斯坦 哈薩克斯坦 阿聯酋
- 【歐洲國家】
- 挪威 波蘭 希臘 愛爾蘭 安道爾 拉脫維亞 摩爾多瓦 瑞典 捷克 俄羅斯 比利時 奧地利 白俄羅斯 保加利亞 芬蘭 英國 立陶宛 盧森堡 意大利 斯洛伐克 圣馬力諾 丹麥 荷蘭 烏克蘭 摩納哥 梵蒂岡 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 冰島 法國 匈牙利 西班牙 馬耳他 塞爾維亞和黑山 列支敦士登 德國 瑞士 馬其頓 葡萄牙 愛沙尼亞 羅馬尼亞 阿爾巴尼亞 波黑
- 【非洲國家】
- 埃及 中非 突尼斯 喀麥隆 布隆迪 塞內加爾 坦桑尼亞 斯威士蘭 馬里 蘇丹 摩洛哥 索馬里 安哥拉 西撒哈拉 莫桑比克 阿爾及利亞 加納 剛果 岡比亞 吉布提 贊比亞 塞拉利昂 毛里求斯 毛里塔尼亞 多哥 加蓬 幾內亞 肯尼亞 馬拉維 利比里亞 納米比亞 布基納法索 貝寧 南非 佛得角 烏干達 科摩羅 科特迪瓦 博茨瓦納 幾內亞比紹 乍得 利比亞 尼日爾 盧旺達 萊索托 尼日利亞 津巴布韋 赤道幾內亞 厄立特里亞 馬達加斯加 塞舌爾(馬埃島) 剛果民主共和國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埃塞俄比亞
- 【北美洲國家】
- 美國 加拿大 巴拿馬 危地馬拉 尼加拉瓜 巴巴多斯 哥斯達黎加 古巴 墨西哥 巴哈馬 薩爾瓦多 多米尼克 格林納達 安提瓜和巴布達 海地 伯利茲 牙買加 洪都拉斯 圣盧西亞 多米尼加 圣基茨和尼維斯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南美洲國家】
- 【大洋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