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地圖
與拉脫維亞相關的地圖:
拉脫維亞簡介
- 拉脫維亞共和國,簡稱拉脫維亞(Latvija)是一個位于東北歐的國家。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于1991年獨立。西鄰波羅的海,與在其北方的愛沙尼亞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東方則與俄羅斯、白俄羅斯二國相鄰。在2003年9月20日經由全國性的公投,拉脫維亞人投票決定加入歐盟,其會員國身份自2004年5月1日起生效。拉脫維亞并在2004年3月29日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會員國,在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
拉脫維亞共有500多種報刊雜志。主要用拉語(占70%以上)和俄語發行。主要拉文報紙有:《拉脫維亞公報》、《日報》、《獨立晨報》、《新報》、《經濟日報》、《農業報》、《里加晚報》等。主要俄文報紙有:《拉脫維亞全景報》、《波羅的海商報》、《時報》、《共和國報》、《今日報》、《里加晚報》(俄文版)。 英文報紙有《波羅的海時報》(周刊)。有4家電視臺。最大的電視臺為國家電視臺(LTV),成立于1954年,有兩個頻道,一頻道以新聞、國際評論等政治性節目為主,全部用拉語播出。二頻道主要是文藝、體育和娛樂節目,其中俄語節目占30%。還有三家私人電視臺:獨立電視臺(LNT),電視三臺(TV3)。另設有有線電視臺(Baltkom TV),可收看俄羅斯、美國 、英國、德國、法國、波蘭等國家的電視節目。有10多家廣播電臺,分別用拉語和俄語廣播,主要有拉國家廣播一臺、二臺,“FM100”,“SWH”,波羅的海商業廣播電臺,“FM102.7”。通過當地廣播可收聽到“BBC”、美國之音、自由歐洲等電臺的部分節目。主要通訊社有拉脫維亞通訊社(LETA)和波羅的海新聞社(BNS)。拉通社成立于1920年,原為國家通訊社,1997年實行私有化。波羅的海新聞社成立于1991年4月,由芬蘭控股,波海三國參與組建,用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愛沙尼亞語、俄語和英語5種文字發稿。
拉脫維亞面積為6.4589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2046萬平方公里,內水面積2543平方公里。位于東歐平原西部,西臨波羅的海(海岸線長307公里),里加灣深入內陸。北鄰愛沙尼亞,東界俄羅斯,南接立陶宛,東南與白俄羅斯接壤。全境地勢低平,東部和西部為丘陵。邊境線總長1841公里,其中海岸線長度496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為主,約一半多為可耕地。森林覆蓋率為44%,1. 4萬個野生物種。有1. 4萬條河流,其中長度10公里以上的有777條。主要河流是道加瓦河和高亞河。境內多湖泊和沼澤。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40個,較大的湖泊有盧班斯湖、拉茲納湖、埃古列湖和布爾特涅克斯湖。氣候屬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中間類型。夏季白天平均氣溫23℃,夜晚平均氣溫11℃,冬季沿海地區平均氣溫零下2-3℃,非沿海地區零下6-7℃。平均年降水量633毫米。濕度大,全年約有一半時間為雨雪天氣。
拉脫維亞是獨立的民主共和國,主權屬于全體人民。國土由維德澤姆、拉特加列、庫爾澤姆和澤姆加列四大歷史區域組成。拉脫維亞語為官方語言。在法律和法庭面前所有公民一律平等。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議員任期四年,由18歲以上的公民直接選舉產生。參選黨必須獲得5%以上的選票才能進入議會。修改憲法需獲三分之二以上議員支持。議會有權彈劾總統,更換總統需獲三分之二以上議員支持。如遇總統自行宣布辭職、病故、拒絕履行職務、出國訪問等情況,其職責由議長代為行使?偨y由議會選舉產生,任期四年,最多任兩屆,總任期不超過8年。當選總統后不得擔任其他職務,議員如當選總統應放棄議員的權利和義務?偨y的主要權力包括:是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在國家受到外敵入侵或他國對拉宣戰時做出抵抗侵略的決定;在對外事務中代表國家,負責任命外交代表,接受外國派遣的使節。簽署并頒布本國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和議會通過的法律。任命總理并授權其組成政府(需經議會簡單多數通過)?偨y有權宣布實行大赦。有權提出解散議會,但需經年滿21歲的全體公民表決,若50%以上支持總統提議,則議會解散;否則總統必須辭職,由議會選出新總統。
世界各國
- 【亞洲國家】
- 中國 緬甸 伊朗 菲律賓 黎巴嫩 塞浦路斯 土庫曼斯坦 朝鮮 泰國 阿曼 尼泊爾 以色列 格魯吉亞 塔吉克斯坦 韓國 文萊 也門 阿富汗 土耳其 亞美尼亞 印度尼西亞 蒙古 印度 約旦 伊拉克 斯里蘭卡 阿塞拜疆 沙特阿拉伯 日本 柬埔寨 科威特 馬爾代夫 巴勒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 越南 不丹 新加坡 卡塔爾 孟加拉國 馬來西亞 吉爾吉斯斯坦 老撾 巴林 東帝汶 敘利亞 巴基斯坦 哈薩克斯坦 阿聯酋
- 【歐洲國家】
- 挪威 波蘭 希臘 愛爾蘭 安道爾 拉脫維亞 摩爾多瓦 瑞典 捷克 俄羅斯 比利時 奧地利 白俄羅斯 保加利亞 芬蘭 英國 立陶宛 盧森堡 意大利 斯洛伐克 圣馬力諾 丹麥 荷蘭 烏克蘭 摩納哥 梵蒂岡 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 冰島 法國 匈牙利 西班牙 馬耳他 塞爾維亞和黑山 列支敦士登 德國 瑞士 馬其頓 葡萄牙 愛沙尼亞 羅馬尼亞 阿爾巴尼亞 波黑
- 【非洲國家】
- 埃及 中非 突尼斯 喀麥隆 布隆迪 塞內加爾 坦桑尼亞 斯威士蘭 馬里 蘇丹 摩洛哥 索馬里 安哥拉 西撒哈拉 莫桑比克 阿爾及利亞 加納 剛果 岡比亞 吉布提 贊比亞 塞拉利昂 毛里求斯 毛里塔尼亞 多哥 加蓬 幾內亞 肯尼亞 馬拉維 利比里亞 納米比亞 布基納法索 貝寧 南非 佛得角 烏干達 科摩羅 科特迪瓦 博茨瓦納 幾內亞比紹 乍得 利比亞 尼日爾 盧旺達 萊索托 尼日利亞 津巴布韋 赤道幾內亞 厄立特里亞 馬達加斯加 塞舌爾(馬埃島) 剛果民主共和國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埃塞俄比亞
- 【北美洲國家】
- 美國 加拿大 巴拿馬 危地馬拉 尼加拉瓜 巴巴多斯 哥斯達黎加 古巴 墨西哥 巴哈馬 薩爾瓦多 多米尼克 格林納達 安提瓜和巴布達 海地 伯利茲 牙買加 洪都拉斯 圣盧西亞 多米尼加 圣基茨和尼維斯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南美洲國家】
- 【大洋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