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索托地圖
萊索托簡介
- 萊索托王國,非洲南部國家之一,1966年10月4日從英國中獨立。其國土完全被南非環繞,是世界最大的國中之國。萊索托的首都是馬塞盧。人口180萬(2004年),年增長率0.9%(2004年)。絕大多數為黑人,屬班圖語系的巴蘇陀族和祖魯族。通用英語和塞蘇陀語。約9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蘭教。
萊索托自然資源貧乏,經濟基礎薄弱,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是農業國,由于自然災害、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等原因,糧食不能自給。2001年以來,萊以成為美國“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受益國為契機,大力招商引資,落實一系列恢復重建措施,成衣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較快,經濟呈恢復性增長。除農業外,目前國民收入主要來源于成衣業、關稅收入、僑匯、建筑業、制造業和服務業。工業以制造業和食品加工為主,生產成衣、制革、食品、飲料、建材、家具、電子等。萊境內的高原水利工程于1991年動工,是非洲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由萊索托和南非共同出資興建。目前,該工程第一階段已竣工,萊索托通過向南非輸水每年創造可觀收入,并可解決自身電力需求。自2000年以來,隨著歐美相繼向萊開放無關稅、無配額的市場,紡織、服裝、制鞋等高附加值的出口加工產業發展迅速,成衣業成為萊國民經濟第一大支柱產業。萊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對美最大服裝出口國和美在非第8大貿易伙伴。近年,由于受美元貶值和紡織品貿易全球化影響,萊紡織、服裝業受到沖擊。
獨立前稱巴蘇陀蘭。19世紀初,巴蘇陀族酋長莫舒舒一世統一各族,建立了王國。1868年,英國正式宣布巴蘇陀蘭為其“保護地”,并于1871年將其并入英國在南非的開普殖民地。1966年10月4日宣布獨立,定名為萊索托王國,實行君主立憲制,莫舒舒二世任國王,巴索托國民黨領導人喬納森任首相。1970年舉行獨立后首次大選,巴蘇陀蘭大會黨獲勝。巴索托國民黨政府宣布選舉結果無效,并實行緊急狀態,取締反對黨。1986年,武裝部隊司令萊哈尼耶少將發動軍事政變,接管政權并禁止政黨活動。1990年11月,軍政府廢黜莫舒舒二世,立其長子萊齊耶為國王。1993年3月,軍政府“還政于民”,舉行萊第二次大選,巴蘇陀蘭大會黨獲勝,該黨主席莫赫勒出任首相。1995年1月,莫舒舒二世復位。1996年1月,莫舒舒二世遇車禍身亡。2月,萊齊耶再度登基。1998年5月,萊舉行第三次大選,民主大會黨以絕對優勢取勝,該黨主席莫西西利任首相。萊索托經濟比較落后,是世界上最為貧困的國家之一。
萊索托奉行不結盟和睦鄰友好政策。積極參與地區政治事務和經濟合作。主張與不同政治、經濟制度的國家和平共處。是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以及蘭特貨幣區等地區組織成員國,與鄰國均保持友好關系。萊還是洛美協定的成員國。近年來,萊在立足南共體的基礎上,加強與歐美、聯合國專門機構的關系,大力發展與東南亞和中、日、韓等東北亞及北歐國家的關系,積極參與地區與國際事務,大力引進外資,促進經濟發展。萊與西方國家保持密切的經濟關系。自萊成為美國《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受益國以來,萊紡織品對美出口大幅增長,2004年萊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對美最大服裝出口國和美在非第八大貿易伙伴。美將萊列入有資格獲得“千年挑戰帳戶”援助的16個國家之一。2005年2月,莫西西利首相訪問愛爾蘭;4月,英國王室哈利王子訪萊;7月,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訪萊。2005年7月,萊首相莫西西利率外交大臣莫萊萊基出席在利比亞召開的第五屆非盟首腦會并訪問利比亞;9月,坦桑尼亞總統姆卡帕訪萊。萊與南部非洲國家保持著傳統友好合作關系。2005年5月,萊首相莫西西利訪問博茨瓦納。2005年年內,萊先后承辦了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議會論壇、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第三次聯合部長委員會會議、第八屆南共體選舉委員會論壇年會、南共體非銀行金融機構委員會會議、南部非洲”精明伙伴”國際對話會議等會議。
世界各國
- 【亞洲國家】
- 中國 緬甸 伊朗 菲律賓 黎巴嫩 塞浦路斯 土庫曼斯坦 朝鮮 泰國 阿曼 尼泊爾 以色列 格魯吉亞 塔吉克斯坦 韓國 文萊 也門 阿富汗 土耳其 亞美尼亞 印度尼西亞 蒙古 印度 約旦 伊拉克 斯里蘭卡 阿塞拜疆 沙特阿拉伯 日本 柬埔寨 科威特 馬爾代夫 巴勒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 越南 不丹 新加坡 卡塔爾 孟加拉國 馬來西亞 吉爾吉斯斯坦 老撾 巴林 東帝汶 敘利亞 巴基斯坦 哈薩克斯坦 阿聯酋
- 【歐洲國家】
- 挪威 波蘭 希臘 愛爾蘭 安道爾 拉脫維亞 摩爾多瓦 瑞典 捷克 俄羅斯 比利時 奧地利 白俄羅斯 保加利亞 芬蘭 英國 立陶宛 盧森堡 意大利 斯洛伐克 圣馬力諾 丹麥 荷蘭 烏克蘭 摩納哥 梵蒂岡 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 冰島 法國 匈牙利 西班牙 馬耳他 塞爾維亞和黑山 列支敦士登 德國 瑞士 馬其頓 葡萄牙 愛沙尼亞 羅馬尼亞 阿爾巴尼亞 波黑
- 【非洲國家】
- 埃及 中非 突尼斯 喀麥隆 布隆迪 塞內加爾 坦桑尼亞 斯威士蘭 馬里 蘇丹 摩洛哥 索馬里 安哥拉 西撒哈拉 莫桑比克 阿爾及利亞 加納 剛果 岡比亞 吉布提 贊比亞 塞拉利昂 毛里求斯 毛里塔尼亞 多哥 加蓬 幾內亞 肯尼亞 馬拉維 利比里亞 納米比亞 布基納法索 貝寧 南非 佛得角 烏干達 科摩羅 科特迪瓦 博茨瓦納 幾內亞比紹 乍得 利比亞 尼日爾 盧旺達 萊索托 尼日利亞 津巴布韋 赤道幾內亞 厄立特里亞 馬達加斯加 塞舌爾(馬埃島) 剛果民主共和國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埃塞俄比亞
- 【北美洲國家】
- 美國 加拿大 巴拿馬 危地馬拉 尼加拉瓜 巴巴多斯 哥斯達黎加 古巴 墨西哥 巴哈馬 薩爾瓦多 多米尼克 格林納達 安提瓜和巴布達 海地 伯利茲 牙買加 洪都拉斯 圣盧西亞 多米尼加 圣基茨和尼維斯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南美洲國家】
- 【大洋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