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地圖
江蘇省相關地區地圖:
民間藝術
綜述:源于江蘇的中國最古老的劇種昆曲更有“百戲之祖”的稱譽,出現了李玉等為代表的“蘇州派”劇作家群;南京云錦、蘇州刺繡和緙絲、檀香扇、玉雕、民族樂器、紅木家具和雕刻,揚州漆器玉器、無錫惠山泥人、淮陰剪紙年畫、南通風箏、常熟花邊、宜興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蘇州、揚州以及南通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工藝精品。南京云錦:南京云錦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絢麗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歷史。南京云錦是至善至臻的民族傳統工藝美術珍品之一。南京云錦與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南京絲織業最早可追溯到三國東吳(222—280)時期,東晉(317—420)末年,大將劉裕北伐,滅秦后,將長安的百工全部遷到建康(今南京),其中織錦工匠占很大比例。明清時期是南京云錦的鼎盛時期,專供皇家服飾等面料,明清兩朝皇帝的朝服大多由南京云錦制作而成。1949年后,政府先后投資幾千萬元用于恢復和保護云錦,成立了南京云錦研究所。
蘇州蘇繡:蘇繡是以江蘇蘇州為中心包括江蘇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蘇繡即蘇州刺繡,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揚州、宿遷、鹽城等地。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布很多地區。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刺繡用于服飾。到了明代,江南已成為絲織手工業中心。工藝特色,蘇繡的歷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時期的蘇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過蘇繡經袱,在針法上已能運用平搶鋪針和施針,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蘇繡實物。蘇繡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為;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昵之態。蘇繡的仿畫繡、寫真繡其逼真的藝術效果是名滿天下的。
蘇州昆曲: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清代以來被稱為“昆曲”,現又被稱為“昆劇”。昆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昆山腔早在元末明初之際(14世紀中葉)即產生于江蘇昆山一帶,它與起源于浙江的海鹽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昆曲的音樂屬于聯曲體結構,簡稱“曲牌體”。昆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打擊樂俱備)。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
惠山泥人:惠山是江南風景勝地,游人來到高山,幾乎處處都可以看到著名的惠山泥人。據說從宋代開始,惠山就有泥人了。清朝以后,泥人的生產和銷售達到了鼎盛時期?;萆侥嗳耸怯没萆侥_下的泥土制成的?;萆侥嗳?,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手捏戲文、京劇臉譜、人物動物、實用玩具(帶溫度計或者卷筆刀之類)等,這些作品小巧玲瓏,人見人愛,價格使宜,是訪親問友的最好禮品?;萆降闹饕值馈獧M街和直銜有許多泥人店,成為遠近聞名的“泥人一條街”,每天都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旅游參觀團和游客?;萆侥嗨艹數芈糜问袌鐾?,還出口到歐美和東南亞各國個國家。
常州梳篦:制篦業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其始祖是陳七子,常州篦梳自魏晉南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常州梳篦,昔日為宮廷御用的宮梳名篦,已成為百姓家中每日梳頭潔發的必需品和收藏品,并且遠銷國外。常州梳篦系天然材料制成,據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經常使用,有緩解頭痛,治療失眠,醒腦,聰耳,明目之保健功效。公元1915年美利堅合眾國在舊金山紀念巴拿馬運河開航,召開巴拿馬和平展覽會,經國際評獎委員會批準頒給中國常州梳篦銀質獎。公元1926年紀念美利堅合眾國獨立一百五十周年,在費城召開國際博覽會,頒給中國常州梳篦金質獎。
宜興紫砂壺:明清兩代,伴隨著瓷器的興盛,宜興紫砂壺藝術也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從萬歷到明末是紫砂壺發展的高峰,前后出現“壺家三大”、“四名家”?!皦丶胰蟆敝傅氖菚r大彬和他的兩位高足李仲芳、徐友泉?!叭蟆敝蟮摹八拿摇庇卸?、趙梁、元暢、時朋。董翰以文巧著稱,其余三人則以古拙見長。另外還有一位著名紫砂藝人李養心,是萬歷時人,他擅長制作小壺,樸素帶艷,世稱“名玩”。李養心的最大貢獻是開創了“壺乃另作瓦缶囊閉入陶穴”的匣缽裝燒法。此時還有明代的歐陽正春、邵氏兄弟、蔣時英等人,他們借用歷代陶器,青銅器和玉器的造型,紋飾制作了不少超越古人的作品,他們的作品也被后世廣為流傳。另外被譽為“桃圣”的項圣思也非常著名,他制作的大小桃杯,制作的精細入微,其作品也屬于近年來收藏家們尋覓的珍品。
徐州琴書:徐州琴書起源于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的徐州地區,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族、民間說唱藝術,歷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年的歷史。經過幾代人的不斷豐富、加工、提高而成為這種演唱形式。1956年后被正式定名為徐州琴書。徐州琴書唱腔優美、曲調豐富、音樂伴奏有獨特風格,書(曲)目繁多,演唱語言是徐州的方言土語,貼近生活,緊跟時代。徐州琴書在全國曲藝園地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被稱為江蘇省三大曲種(徐州琴書、蘇州評彈、揚州評話)之一,全國三大琴書(北京琴書、山東琴書、徐州琴書)之一。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徐州琴書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曾幾度輝煌。
鹽城淮?。夯磩∮置磻?,流行于江蘇、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磩≌Z言是以今建湖縣的方言為基調,經過戲曲化而形成的一種舞臺語言。清代中葉,在江蘇鹽城、淮安、阜寧一帶流行著一種由家民號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為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僅以竹板擊節。后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稱為江北小戲。之后,又受徽劇和京劇的影響,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淮劇。
無錫錫?。簯蚯鷦》N,流行于江蘇南部和上海一帶。發源于太湖之濱的無錫,常州農村,初為鄉民用當地的民歌小曲說唱故事以自娛,稱為“東鄉調”,后逐漸發展成曲藝形式的“灘簧”。由于語音唱腔略異,分“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錫劇是一個長于抒情,具有江南水鄉情趣和特色的戲曲劇種,它的唱腔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版式變化體結構,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一段或長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調為簧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音樂工作者與演員密切合作,對錫劇音樂風格進行統一加工,并分清主次,先后改編和創作了多種板式唱腔。改革后的錫劇音樂,面貌一新,曲調柔和、流暢、輕快,具有“江南絲竹”特色。伴奏樂器以正、副二胡為主,琵琶、三弦、揚琴為輔,簫、笛等管樂器也開始伴奏唱腔。
蘇州蘇?。禾K劇流行于蘇州地區,由南詞、昆曲、花鼓灘簧合流而成。蘇劇的前身是蘇灘,蘇灘是江南灘簧的一種,原來稱為“對白南詞”,俗稱“打山頭”。40年代初,蘇灘正式成為蘇劇。由于蘇劇在文學、音樂方面都與昆劇有著淵源關系,許多蘇劇藝人兼能昆劇,在昆劇衰落時期也有不少昆劇藝人改演蘇劇,所以蘇劇表演藝術因得到昆劇的滋養而逐步形成樸實、細膩、注重內心體驗的獨特風格。
南京白曲:白曲即南京白曲,又稱南京白局,白局是南京地區民間的方言說唱,是南京唯一的古老曲種,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白局形同相聲,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說的全是南京方言,唱的是俚曲,通俗易懂,韻味淳樸,生動詼諧,是一種極具濃郁地方特色的說唱藝術。據有關資料記載,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調”系白局的古腔本調,又稱數板或新聞腔,白局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在其流傳過程中,還曾在揚州留下了一個新品種——清曲。上世紀有名的香港電影《三笑》中的大部分曲調都出自南京白局。
揚州揚?。簱P劇發源于江蘇揚州,成長于上海的戲曲劇種。它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又吸收了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原名“淮揚文戲”,30年代中期稱為"淮揚戲",新中國成立后,改稱揚劇,主要流行于蘇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
自然地理
地形:江蘇地處江淮平原,地形以平原為主,江蘇省的平原面積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70%以上,主要有蘇南平原、蘇中江淮平原、蘇北黃淮平原組成。江蘇地形地勢低平,河湖較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較大,成為江蘇一大地理特點。江蘇是全國地勢最低的一個省區,絕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占全省總面積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脈、云臺山脈、寧鎮山脈、茅山山脈、宜溧山脈。連云港的市郊云臺山玉女峰為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江蘇第二高山:宜興市張渚鎮嶺下村黃塔頂,最高峰海拔611.5米,蘇南山區第一高峰。位于徐州市區東北40公里賈汪區境內的大洞山,海拔361米,又名茱萸山、九十九頂蓮花山,屬淮陰山脈,周圍大小100余山頭,連成一氣,森林、灌叢、灌節叢、衡疏四種植被300多種植物分布其中,景深木秀,綠濤洶涌,被徐州市列為生態自然保護區。水文:江蘇跨江濱海,河湖眾多,水網密布,素有“水鄉江蘇”之稱。全省大部分地區水系相當發達,共有大小河流和人工河道2900多條,陸域水面面積達1.73萬平方公里,水面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國各省中居首位。其中尤其以長江以南的太湖平原和長江以北的里下河平原,大大小小的河流形成蛛網狀,分布極為稠密,為大面積的水網密集地帶。長江是流經江蘇最大的河流,呈東西向橫穿江蘇,省境內長度425公里,將江蘇省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在江蘇省境內,長江的支流有江蘇省西南部的秦淮河,在南京市匯入長江。在歷史上,淮河曾經流過江蘇省北部,注入黃海,也是中國傳統的南北分界線。不過,自1194年以后黃河奪取淮河河道入海,雖然黃河在1855年又再度向北注入渤海,但是淮河已經無法經由原河道入海,而是主要由洪澤湖、高郵湖、京杭大運河注入長江?;春庸实溃ㄒ彩屈S河故道)今日水量不大,其南側不遠處開鑿了蘇北灌溉總渠。
氣候:江蘇屬于溫帶向亞熱帶的過度性氣候。江蘇省各地平均氣溫介于13℃-16℃,江南15℃-16℃,江淮流域14℃-15℃,淮北及沿海13℃-14℃,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增高。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1.0-3.3℃,其等溫線與緯度平行,由南向北遞減,7月份為最熱月,沿海部分地區和里下河腹地最熱月在8月份,平均氣溫26℃-28.8℃,其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溫度由沿海向內陸增加。全省春季升溫西部快于東部,東西相差4-7天;秋季降溫南部慢于北部,南北相差3-6天。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全省耕地面積7353萬畝,占全國的3.97%,人均占有耕地0.99畝。沿海灘涂890多萬畝,是重要的土地后備資源。
水資源,江蘇水資源十分豐富,境內降雨年徑流深在150-400毫米之間。本省地處江淮沂沭泗五大河流下游,長江橫穿本省南部,江水系本省最可靠的水資源。境內有太湖、洪澤湖、云龍湖、高寶湖、駱馬湖、微山湖(南四湖)等大中型湖泊,以及大運河、淮沭河、串場河、灌河、鹽河、通榆運河、灌溉總渠和通揚運河等各支河,河渠縱橫,水網稠密。本省平原地區廣泛分布著深厚的第四紀松散堆積物,地下水源豐富。全省地下水總量對農灌具有開采意義的是徐淮淺層水約29.57億立方米/年,供墾區及海涂開發,人畜飲用的沿海深層地下水5.85億立方米/年。
礦產資源,全省地跨華北地和揚子準臺兩大地質構造單元,有色金屬類、粘土類、建材和稀有金屬類、特種非金屬類礦產是江蘇礦產資源的特色和優勢。目前已發現的礦產品種有133種,已探明儲量的65種,其中建材、粘土等34種單礦儲量列全國前十位,鈮鉭礦、方解石、泥灰石、凹凸棒石粘土、二氧化碳氣等8種礦產保有儲量列全國第一位,連云港市東??h被稱為“中國水晶之都”。
生物資源,全省野生動物資源為數較少,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約有850多種,尚有可利用和開發前途的野生植物資源600多種。水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東部沿海漁場面積達10萬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著名的呂四、海州灣等四大漁場,盛產黃魚、帶魚、鯧魚、蝦類、蟹類及貝藻類等水產品。內陸水面有2600多萬畝,養殖面積1200萬畝。有淡水魚類140余種,是全國河蟹、鰻魚苗的主要產地。被稱為“長江三鮮”的鰣魚、刀魚、河豚,“太湖三白”的白魚、銀魚、白蝦,都是水中珍品,盱眙更是被稱為“龍蝦之都”。
魚米之鄉:江蘇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農作物、林木、畜禽種類繁多。糧食、棉花、油料等農作物幾乎遍布全省。種植利用的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種260多個,蔬菜80多個種類、1000多個品種,江蘇蠶桑聞名全國,名茶有“碧螺春”、“云臺山云霧茶”、"蘆蒿茶"、“雨花茶”等。鳥類主要是野雞、野鴨,沿海有丹頂鶴、白鶴、天鵝等珍稀飛禽。
歷史名人
古代:專諸、要離、闔閭、夫差、張道陵、彭祖、項羽、劉細君、魯肅、孫策、孫權、仲雍、言偃、虞姬、劉邦、韓信、蕭何、曹參、樊噲、枚乘、劉知幾、陳琳、徐福、陳圓圓、王導、郭璞、葛洪、謝安、顧愷之、徐廣、劉裕、趙安、戴顆、劉義慶、范縝、陶弘景、蕭衍、劉勰、伍子胥、闔閭、孫武、蕭道成、蕭繹、蕭統、徐偃王、季札、道宣、員半千、鑒真、張旭、張若虛、張籍、李璟、李煜、秦觀、米芾、楊邦乂、洪興祖、張宣、魏勝、馬光祖、范成大、梁紅玉、劉世勛、周應合、黃公望、睢景臣、施耐庵、沈萬三、鄭和、高谷、蒯祥、沈周、莊昶、石淮、文征明、唐寅、何棠、王問、吳承恩、劉鄂、王世貞、焦竑、顧起元、劉元珍、徐霞客、張懷、張溥、金圣嘆、李漁、胡效才、胡應嘉、歸莊、龔賢、宗元鼎、史可法、錢謙益、胡簡敬、季振宜、閻若璩、顧圖河、李蟠、劉智、李香君、李衛、黃慎、鄭板橋、吳偉業、倪瑞璇、翁同和、趙翼、洪亮吉、黃景仁、李汝珍、湯貽汾、關天培、劉熙載、尹耕云、應金臺、龔開、葉夢得、陸龜蒙、陸秀夫、秦少游、王韜、陳道復、仇英、徐禎卿、馬一龍、王艮、吳嘉紀、馮道立、董小宛、卞玉京、顧橫波、宋曹、柳敬亭、顧炎武、馮夢龍、歸有光、趙翼、李方膺、李鱔、高翔、王念孫、秦檜近代:周恩來、顧祝同、劉榮、馬相伯、張謇、趙鳳昌、李蘭、沙元炳、丁寶書、李伯元、孫毓修、葉玉森、林立山、李更生、朱履先、楊泗洪、過探先、蔣哲卿、呂鳳子、博古、張聞天、柳亞子、蘇少卿、殷良弼、梅蘭芳、呂澄、劉天華、劉覺民、惲代英、劉天華、劉海粟、茅以升、俞慶棠、朱自清、張太雷、瞿秋白、吳印咸、沈毅、李公樸、朱愛周、陸侃如、高二適、劉北茂、安友石、惲逸群、惠峻山、李可染、戴伯韜、王德榮、吳琛、姜椿芳、馬可、徐悲鴻、周璇、許翰英、韋來寬、趙良璋、里平、潘序倫、朱可心、秦邦憲、榮宗敬、榮德生、潘玉良、戈公振、戈寶權、戈湘嵐、劉半農、薛福成
現代:江澤民、陳炳德、李源潮、魏禮群、劉田依、言恭達、黃學江、亞明、李嘯、湯永、李佳峻、劉繼青、楊松林、李元龍、周信芳、宋文治、彥涵、王小古、吳健雄、華羅庚、朱傳茗、陸抑非、錢旭滄、呂叔湘、錢穆、錢鐘書、錢偉長、錢文忠、榮毅仁、林散之、葉圣陶、王馥荔、林莉、李嵐清、王選、張聞天、唐駿、俞敏洪、董明珠、柳傳志、吳為山、畢飛宇、沙祖康、李陽、胡喬木、喬冠華、郝伯村、周永康、劉延東、孫家正、孟建柱、顧秀蓮、戴相龍、鄭斯林、王旭東、汪恕誠、華建敏、周小川、李金華、劉琪、錢昌照、唐家璇、盛華仁、蔣樹聲、丁芒、葉千華、丁石孫、丁關根、王昆侖、王志珍、史良、劉靖基、許嘉璐、嚴雋琪、芮杏文、李強、吳階平、張懷西、陸定一、茅以升、季方、周培源、胡繩、曹建明、費孝通、孔立、謝逸、周同慶、葉兆言、楊絳、汪曾祺、張賢亮、蘇童、范小青、保彬
江蘇特產
南京:秦淮小吃、云錦香肚、天鵝絨板鴨、南京烤鴨、桂花鴨、金箔、雨花石、咸鴨肫、雨花茶、金陵小籠包、鴨血粉絲湯、什錦菜鴨四件、馬祥興清真食品、綠柳居素食、龍池鯽魚、龍袍蟹黃湯包、固城湖大閘蟹、南農燒雞、南京空竹(抖嗡)。鎮江:鎮江香醋、肴肉、鍋蓋面、百花貢酒、鎮江鰣魚、鎮江膏藥、小磨麻油、漢白玉插屏、金山燈彩、機繡制品、絨花制品。
常州:刻紙留青竹刻、亂針繡、梳篦、銀絲面、加蟹小籠包、金錢菜、大麻糕、茅尖花紅、天目湖砂鍋魚頭、金壇剪紙、蘿卜干、芝麻糖、南式麻糖、沙河、桂明茶。
無錫:長江三鮮(鰣魚、刀魚、河豚)、惠山泥人、惠山油酥、江陰黑杜酒、宜興紫砂、清水油面筋、三鳳橋醬排骨、蜀山陶器、無錫水蜜桃、方糕、無錫毫茶、豆腐花、無錫小籠包、和橋豆腐干、無錫肉骨頭、大浮楊梅、黑杜酒
蘇州:蘇繡碧螺春茶采芝齋糖果宋錦蘇式蜜餞蘇式糕點鹵汁豆腐干太湖銀魚桃花塢木刻年畫紅木雕刻緙絲(刻絲)蘇扇微雕玉雕太倉肉松太倉糟油常熟花邊昆山并蒂蓮奧灶面陽澄湖大閘蟹長江三鮮鰣魚、刀魚、河豚)
南通:西亭脆餅正場薰糕狼山雞烤鰻南通嵌桃麻糕董糖如皋蘿卜林梓潮糕如皋肉松、火腿、肉松盆景白蒲黃酒白蒲“三香齋”茶干文蛤薄荷腦藍印花布南通風箏勾針衣南通刺繡扎染季德勝蛇藥片王氏保赤丸石港乳腐鳳尾魚罐頭海門羊肉云片糕海安糯米陳酒海安河豚魚海門朝天小辣椒
鹽城:建湖藕粉圓子、參燕八珍糕、伍佑醉螺、東臺魚湯面、奇園蟹黃包、拆燴推浪魚、燴素魚皮、鯮魚餅東溝茶干、白首烏粉、阜寧大糕、楊五香腸、鉤針衣生熗條蝦、白燉鯔魚、叉烤野雞片、四鰓鱸魚、青蒲籪蟹、大縱湖醉蟹、伍佑糖麻花。
徐州:古沛郭家燒雞西楚貢菜刻紙沛縣黿汁狗肉鱔魚辣湯(啥湯)五仁油茶壯饃面魚子蛙魚徐州燒烤帝王粥邳州銀杏蘆薈沙溝香油捆香蹄豐縣蜂糕小兒酥把子肉烙饃馓子饸餅子圭打牛蒡醬窩頭富士蘋果苔干冬桃銀魚魚汁羊肉羊方藏魚李寨白酥梨臭鹽豆睢寧鹽豆子玫瑰鮮花汁綠豆丸子湯
揚州:揚州炒飯高郵雙黃蛋牛皮糖三丁包揚州綠茶揚州煮干絲紙花揚州醬菜揚州漆器揚州玉器揚州剪紙揚州漆器揚州八刻秦郵董糖揚派盆景揚州三頭宴(清蒸蟹粉獅子頭、扒燒整豬頭、拆燴鰱魚頭)
泰州:黃橋燒餅梅蘭春酒靖江肉脯靖江蟹黃湯包泰興白果難得米酒興化清炒鯊魚片泰州三麻(麻油、麻糕、麻餅)刁鋪羊肉溱湖八鮮(溱湖籪蟹、溱湖甲魚、溱湖銀魚、溱湖青蝦、溱湖水禽、溱湖螺貝、溱湖四喜溱湖水蔬
連云港:灌云豆丹板浦涼粉汪恕有滴醋(灌云)花果山鳳鵝東海水晶云霧茶葛藤粉湯溝酒王子啤酒草編柳編金鑲玉竹玉蘭花(白、紫)地毯石雕藝術品沙光魚云霧茶剪紙對蝦山板栗風箏
淮安:灌湯蒸餃高溝捆蹄淮安菜炒飯文樓湯包震豐圓餛飩盱眙十三香龍蝦平橋豆腐鼓樓茶馓淮城蒲菜伍佑糖麻花
宿遷:水晶山楂糕天崗湖銀魚沭陽石榴泗洪空心掛面龍嫂米線桃核雕刻洋河大曲埠子車輪餅宿遷滿漢筵席穿城大餅八集小花生韓山藍晶石五香大頭菜老湯黃狗豬頭肉軟熘長魚雙溝大曲泗洪大棗
行政區劃
市縣概況:2010年9月,江蘇省轄1個副省級市、12個地級市,55個市轄區、26個縣級市、24個縣。(人口數為戶籍人口),城市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身份證代碼郵編區號車牌所轄市轄區所轄縣代管縣級市地方方言南京6598629320100210000025蘇A玄武、鼓樓、白下、秦淮、下關、建鄴、棲霞、雨花臺、浦口、江寧、六合溧水、高淳無南京/江淮官話、吳方言無錫46644703202002140000510蘇B崇安、北塘、南長、濱湖、錫山、惠山無江陰、宜興吳方言徐州11571946.863203002210000516蘇C云龍、鼓樓、銅山、賈汪、泉山睢寧、沛縣、豐縣邳州、新沂中原官話常州43753583204002130000519蘇D鐘樓、天寧、戚墅堰、新北、武進無金壇、溧陽吳方言蘇州88486303205002150000512蘇E金閶、滄浪、平江、虎丘、吳中、相城無常熟、張家港、太倉、昆山、吳江吳方言南通80017783206002260000513蘇F崇川、港閘、通州海安、如東如皋、海門、啟東江淮官話、吳方言連云港74444683207002220000518蘇G新浦、連云、海州東海、灌云、贛榆、灌南無江淮官話、中原官話淮安100305303208002230000517蘇H清河、清浦、楚州、淮陰漣水、洪澤、金湖、盱眙無江淮官話鹽城149838103209002240000515蘇J亭湖、鹽都建湖、響水、阜寧、射陽、濱海東臺、大豐江淮官話揚州66384703210002250000514蘇K維揚、廣陵、邗江寶應高郵、江都、儀征江淮官話鎮江38432753211002120000511蘇L京口、潤州、丹徒無丹陽、揚中、句容南京/江淮官話、吳方言泰州60295053212002253000523蘇M海陵、高港無泰興、姜堰、靖江、興化江淮官話、吳方言宿遷86605253213002238000527蘇N宿城、宿豫沭陽、泗陽、泗洪無中原官話、江淮官話歷史沿革
江蘇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分江南?。髂现彪`布政使司)為江蘇省和安徽省,取江寧、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蘇是《尚書·禹貢》所載九州中的徐、揚兩州的一部分。江蘇地域和古老的黃河流域一樣,也是中華民族誕生的搖籃之一。從遠古時代起,在江蘇這土地上就有人類勞動、生息、繁衍??脊虐l現表明,在距今四五十萬年以前,江蘇境內就生活著丹徒“高資猿人”;在距今四萬至一萬年前,“泗洪下草灣人”、“丹徒人”、“溧水人”、“宜興人”等遠古居民,足跡遍及大江南北的許多地方。距今六七千年前,北自淮河流域,南至太湖的廣大區域,分布著許多原始的氏族部落。從淮安青蓮崗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炭化小米,吳縣草鞋山文化跨越中發現的炭化秈稻、粳稻、大米、野生葛纖維織成的羅紋葛布線片以及“桿欄式”房屋建筑遺存,昆山千墩、吳縣張陵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大批史前玉器琮璧文化來看,江蘇境內古人類創造的文化位居當時其他地區的前列。春秋時期,江蘇分屬吳、宋等國,戰國時為楚、越、齊國的一部分。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后,分屬九江、會稽等郡。西漢時分屬徐州郡和揚州郡。三國時,蘇南屬吳,蘇北歸魏,南京當時為“建鄴”是吳國國都。
唐朝由河南道、淮南道和江南道分管,宋代屬淮南東路的一部分。元朝時,蘇北屬河南江北行省,蘇南屬江浙行省。明朝,初年改元朝“集慶路”(今南京)為“京師”,建應天府;成祖遷都北平,改北平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同時置南直隸(南京),管轄南京、江蘇其它區域和安徽全省,明永樂以后都歸南直隸(即南京)管轄。
清朝初年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江蘇省當時為江南省的一部分。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二省,江蘇?。ㄑ矒嵫瞄T駐蘇州)轄江寧府、蘇州府、淮安府、揚州府、徐州府、通州府、常州府、鎮江府、松江府(今上海市),其范圍大致與現在相同。
1927年(民國16年),國民黨政府定都南京,同年將南京、上海改為“特別市”分出江蘇,南京稱為當時中國“首都”(至此中國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稱呼)。省的體制一直延續到民國以后??谷諔馉帟r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四軍在蘇北(曾在江蘇鹽城建立重建軍部)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發動和領導人民進行了偉大的抗日戰爭。,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解放。6月2日,江蘇全境解放!后分設蘇南、蘇北兩個行政公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
1952年11月,兩署一市合并,成立江蘇省人民政府。
1955年2月舉行的江蘇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出由47名委員組成的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接替了原有的省人民政府。
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原松江專區九縣和南通的崇明縣劃歸上海市管轄。
1966年1月,江蘇省人民委員會中斷。
1980年1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式恢復辦公。
交通運輸
公路:江蘇高速公路總里程目前居全國前列。2008年底,江蘇的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了3725公里,密度為3.27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國各省區前列,首輪規劃的「四縱四橫四聯」高速公路網主骨架全面建成。計劃到2010年底,江蘇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4000公里,包括滬寧高速公路(1996年通車)、京滬高速公路(2000年通車)、蘇嘉杭高速公路、連徐高速公路、寧靖鹽高速公路、寧宿徐高速公路、寧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寧高高速公路、鹽徐高速公路、徐濟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寧連高速公路等,蘇南高速公路業已成網,蘇北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至2015年,通車里程將達到5200公里基本建成“五縱五橫五聯”的江蘇高速公路網。鐵路:江蘇鐵路交通發達,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兩條鐵路干線經過境內,京滬鐵路主要呈東西向穿越江蘇的南部,隴海鐵路也呈東西向經過江蘇的最北部,徐州則為兩大干線交匯的樞紐。京滬鐵路南京至上海段為中國最繁忙的鐵路之一,高峰時段平均每5分鐘就有列車通過。滬寧城際客運專線進一步縮短了南京和上海的時空距離。除此之外,還有新長鐵路、寧蕪鐵路、寧啟鐵路、寧西鐵路(在建)、寧連鐵路、沿海鐵路(在建)等。規劃在建中還將有京滬客運專線、寧杭城際軌道交通。
航空:截至目前為止,共有9個機場投入使用,分別為: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無錫蘇南國際機場、蘇州光福機場(軍用)、常州奔牛機場、南通興東機場、鹽城南洋機場、徐州觀音機場、徐州大郭莊機場(軍用)連云港白塔埠機場、淮安漣水機場。已經開工建設的機場有蘇中江都機場和南京馬鞍國際機場。
航運:江蘇省東瀕黃海,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呈十字形貫穿全省,太湖平原和里下河平原水網密布,水運歷來在江蘇省的交通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江蘇省絕大部分城市歷史上均是依托水運優勢得以發展繁榮。南京港是全省最大的港口,亦為中國大陸內河航運第一大港。
主要港口:海洋港口,1.連云港港(連云港市)2.大豐港(鹽城市)3、洋口港(南通市)4.呂四港(南通市),內河港口,1.南京港2、南通港3、如皋港4.江陰港5、徐州港6.常州港7、鎮江港8、太倉港
橋梁:由于長江流經江蘇省腹地,跨江橋梁的建設對于蘇北蘇南交通體系至關重要。目前已經建成的跨江大橋有:南京長江大橋(1968年通車)、,江陰長江大橋(1999年通車)、,南京長江二橋(2001年通車)、,潤揚長江大橋(2005年通車)、,南京長江三橋(2005年通車)、,蘇通長江大橋(2008年通車),正在或即將建設的跨江大橋有:泰州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四橋、,崇啟長江大橋、,滬通鐵路過江公鐵兩用橋大橋等,其中只有南京長江大橋和滬通鐵路過江大橋是公路、鐵路兩用橋,其余都是公路橋。
長江隧道:1、南京長江隧道,2.南京緯三路長江隧道
軌道交通:
1、南京地鐵,南京軌道交通項目規劃工作于1984年啟動,先后歷經多次調整修改。新確定的南京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為17條線,總長度達到了647公里。目前,南京地鐵有地鐵1號線、地鐵2號線等共57座車站(含3座換乘車站)進行商業運營,總里程達到85公里。2.無錫地鐵:3.蘇州地鐵:4.常州地鐵,5.徐州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