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tvtb3"><output id="tvtb3"></output></p>

<p id="tvtb3"></p>

<pre id="tvtb3"></pre><p id="tvtb3"><delect id="tvtb3"><menuitem id="tvtb3"></menuitem></delect></p>

<pre id="tvtb3"><p id="tvtb3"></p></pre>
<pre id="tvtb3"></pre>

<output id="tvtb3"></output>
<p id="tvtb3"><p id="tvtb3"></p></p><p id="tvtb3"><output id="tvtb3"><delect id="tvtb3"></delect></output></p>

<p id="tvtb3"></p>

<p id="tvtb3"></p>

<p id="tvtb3"><output id="tvtb3"></output></p>

<pre id="tvtb3"><p id="tvtb3"><output id="tvtb3"></output></p></pre><output id="tvtb3"><output id="tvtb3"><menuitem id="tvtb3"></menuitem></output></output>
<p id="tvtb3"></p>

<p id="tvtb3"><p id="tvtb3"></p></p>

<noframes id="tvtb3"><p id="tvtb3"></p>
<p id="tvtb3"><output id="tvtb3"><delect id="tvtb3"></delect></output></p>

<pre id="tvtb3"></pre>

<pre id="tvtb3"></pre><noframes id="tvtb3"><p id="tvtb3"></p>
<p id="tvtb3"><p id="tvtb3"><delect id="tvtb3"></delect></p></p>
<p id="tvtb3"><p id="tvtb3"><delect id="tvtb3"></delect></p></p><pre id="tvtb3"></pre>
當前位置:首頁 > 福建省電子地圖
福建省地圖
福建省相關地區地圖:

文體教育

教育事業:一、初級教育:福建省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31萬所,在校生843.51萬人,其中:全日制學校1.11萬所,在校生594.4萬人;幼兒園7508所,在園幼兒99.27萬人;成人教育學校(含:職業技術培訓機構)4511所,在校生149.84萬人。各級各類學校教職工49.15萬人,專任教師40.81萬人,其中:全日制學校教職工42.61萬人,專任教師36.83萬人;其他學校教職工6.54萬人,專任教師3.98萬人。
福建省一級重點達標校:福州一中、福州三中、福建師大附中、福清一中、長樂一中、廈門一中、廈門雙十中學、廈門外國語學校、廈門同安一中、廈門集美中學、廈門翔安一中、廈門科技中學、廈門十中、廈門湖濱中學、廈門松柏中學、漳州一中、泉州一中、泉州五中、泉州七中、晉江一中、晉江養正中學、晉江季延中學、晉江僑聲中學、惠安一中、德化一中、莆田一中、莆田二中、莆田四中、莆田六中、莆田十中、莆田僑中、仙游一中、三明一中、三明二中、永安一中、南平一中、邵武一中、建陽一中、龍巖一中、長泰一中、永定一中、寧德一中、福清僑中等。
二、高等教育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學校83所,其中:本科院校32所,高職高專院校51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47所,高等??茖W校4所);在校研究生2.71萬人,增加1482人,增長5.8%;本??圃谛I?6.26萬人,增加5.31萬人,增長10.4%,本科在校生占本??圃谛I壤秊?5.0%;普通高校專任教師3.36萬人,增加2252人,副教授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數的34.6%。本科院校1廈門大學教育部廈門市211工程985工程2福州大學福建省福州市211工程省屬重點高校3華僑大學國務院僑辦泉州市廈門市中央部屬高校4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福州市省屬重點高校5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福州市省屬重點高校6福建醫科大學福建省福州市省屬重點高校7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省福州市省屬重點高校8集美大學福建省廈門市省屬重點高校9漳州師范學院福建省漳州市省屬重點高校10廈門理工學院福建省廈門市本科11福建江夏學院福建省福州市本科12福建工程學院福建省福州市本科13福建警察學院福建省福州市本科14閩江學院福建省福州市本科15三明學院福建省三明市本科16莆田學院福建省莆田市本科17龍巖學院福建省龍巖市本科18武夷學院福建省南平市本科19泉州師范學院福建省泉州市本科20寧德師范學院福建省寧德市本科21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福建省福州市本科22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省漳州市(獨立學院)23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福建省廈門市(獨立學院)24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福建省廈門市(獨立學院)25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福建省福州市(獨立學院)26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福建省泉州市(獨立學院)27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福建省福州市(獨立學院)28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福建省福州市(獨立學院)29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福建省福州市(獨立學院)30福州大學陽光學院福建省福州市(獨立學院)31仰恩大學福建省泉州市本科(民辦)32閩南理工學院福建省泉州市本科(民辦)
體育事業:全省共有18名運動員、10名教練員參加北京奧運會;張湘祥獲得男子舉重62公斤級冠軍,林丹獲得男子羽毛球單打冠軍,何雯娜獲得女子蹦床冠軍,徐云麗獲得女子排球季軍,林凡獲得了奧運會特設項目“北京2008武術比賽”女子南拳南刀全能冠軍,薛晨獲得女子沙灘排球季軍;金牌總數并列全國第七名,實現福建參加奧運會在參賽人數、參賽項目、金牌總數和獎牌總數上的歷史性突破。福建省奧運健兒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隆重表彰獎勵,省體育局受到省政府通令嘉獎,龍巖市體育局被省政府授予集體一等功。有3人被國務院表彰為先進個人,5個單位10名個人榮獲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奧委會授予的“北京奧運會突出貢獻集體和突出貢獻個人”的榮譽稱號。
文化事業:全省文化系統積極開展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舉辦紀念改革開放30年福建書畫作品展、攝影展、考古成果展,開展以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為主題的優秀國產影片展映活動,舉辦第三屆福建省曲藝節頒獎晚會、福建省第六屆武夷獎中青年演員比賽決賽、“6·14”第三個全國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紀念建黨、建軍和迎奧運系列活動、全省第十屆音樂舞蹈節和國慶系列活動等,把紀念宣傳活動推向高潮。泉州市木偶劇團的木偶戲《欽差大臣》、省實驗閩劇院的閩劇《貶官記》、省梨園戲實驗劇團的梨園戲《董生與李氏》等3臺劇目先后晉京參加奧運重大文藝演出活動。精心創作的大型歌舞節目《魂牽夢繞一緣圓》參加奧運會開幕式前在“鳥巢”的演出,泉州木偶劇團的木偶精品《四將開臺》參加奧運會開幕式主場演出。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8.13%。有線電視用戶428.46萬戶,有線廣播電視網絡干線總長12.46萬公里。省級衛星電視為福建東南衛視。
福建電視頻道:1、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2、東南衛視;3、福建電視臺公共頻道;4、福建電視臺新聞頻道;5、福建電視臺電視劇頻道;6、福建電視臺都市頻道;7、福建電視臺經濟頻道;8、福建電視臺體育頻道;9、福建電視臺少兒頻道、10、福建電視臺海峽衛視。

經濟社會

2010年全省生產總值達到14357.12億元,位居全國第十二。增長1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82.87億元,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5812.42億元,增長12.9%;第三產業增增加值4954.24億元,增長12.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9803元,增長12.2%。全國第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1元,實際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6680元,實際增長7.8%。產業結構繼續調整:第一產業比重與上年比略減,第二產業繼續保持增勢,第三產業穩定發展。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0.7∶50.0∶39.3調整為9.8∶48.7∶41.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4.6%,其中,服務價格下降3.0%。分季度看,一季度上漲6.3%,上半年上漲6.4%,前三季度上漲5.6%。商品零售價格上漲5.7%。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5.9%。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7%。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0.2%。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10.7%。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3.6%。福州、廈門、泉州三市房屋銷售價格分別上漲3.9%、2.7%和2.6%。
財政收入:2010年全省財政總收入2056.01億元,比上年增加233.48億元,增長21.3%;全省財政支出1678.71億元(含中央??詈蜕夏杲Y轉等支出),比上年增加223.14億元,增長18.9%。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562.68億元,完成預算的74.1%,比上年減少128.25億元,下降18.6%;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576.61億元,比上年減少46.75億元,下降7.5%。
農業:福建的主要農產品是米,加上小麥和甘薯。甘蔗和油菜籽是經濟作物。福建是全中國省份中生產青梅,龍眼,茶葉和荔枝的領先者,福建省另一重要產物是海鮮。2008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1965.01億元,比上年增長5.1%,增幅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糧食種植面積1815.41萬畝,比上年增加13.84萬畝,其中稻谷面積1291.83萬畝,減少11.21萬畝;煙葉種植面積100.92萬畝,增加6.47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61.04萬畝,增加8.7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965.98萬畝,增加12.64萬畝。全年糧食產量652.21萬噸,比上年增加17.15萬噸,增產2.7%,其中稻谷508.81萬噸,增加7.81萬噸,增產1.6%。
工業和建筑業:2010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053.21億元,增長20.3%。產品銷售率97.28%,比上年低0.60個百分點。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分別完成增加值202.27億元、2045.64億元和1626.36億元,分別增長2.8%、12.8%和22.8%。中國名牌產品累計100個;新增地理標志產品8個,累計31個。中國名牌產品和地理標志產品數量均居全國第5位。福建名牌產品511個,累計1316個,增長28.2%。
固定資產投資:2010年全省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7460.07億元,比上年增長31.4%,其中,城鎮投資增長21.2%,農村投資增長32.1%。
國內貿易:2010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9.07億元,比上年增長1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6%。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581.13億元,增長22.8%;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246.91億元,增長14.9%。
對外經濟:2010年全省進出口總額1087.8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6.6%。其中,出口714.97億美元,增長34.1%;進口372.86億美元,增長41.6%。出口比進口多342.11億美元。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福建土地資源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山地多、平地少,山地、丘陵占陸域面積80%以上;全省土地中,農用地占86.53%,建設用地占5.22%,未利用地占8.25%。二是土地總面積12.40萬平方千米(0.12億公頃),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3%,居全國第23位;人均土地面積0.38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04公頃,人均土地和耕地面積均不到全國人均的一半,是最少的省份之一。三是高產田少,中低產田多。四是灘涂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大。五是土地資源空間分布的地域差異顯著,閩東南地區(福州、廈門、漳州、泉州、莆田5市)土地總面積約占全省的34%,耕地面積卻占全省的45.23%;閩西北地區土地總面積占全省的66%,而林地面積占全省的76.13%。
海洋資源:海岸港灣資源。福建陸地海岸線長達3752千米,海岸線曲折率1∶7居全國第一位。沿海島嶼星羅棋布,大于500平方米的島嶼1546個(其中有人島嶼102個),總面積1400.13平方千米,島嶼海岸線長2804.4千米。大小港灣125個,其中深水港灣22處,可建5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東山灣、廈門港、湄洲灣、福清灣、羅源灣、三都澳等6個,港口吞吐量可開發潛力大。福建海岸地質構造復雜,已發現的礦產有60多種,其中有工業利用價值的21種,礦產地300多處。砂、花崗石、葉臘石等探明儲量居全國前列,飾面花崗石、高嶺土、明礬石、玻璃用石英砂在全國占重要地位;臺灣海峽石油、天然氣也已顯現較好的資源潛力,海峽西部3個成油凹陷油氣前景看好,勘測油氣總量2.9億噸;鹽業資源豐富,生產條件好,鹽田總面積11.02萬公頃,宜鹽灘涂超過2.67萬公頃。福建山多海闊,山海兼容,優越的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多種多樣的海岸類型,景色秀麗的島嶼,千姿百態的海蝕景觀,加之沿海眾多名勝古跡和港口城市,構成理想的觀光度假勝地。海洋能源資源,福建沿海地熱梯度較大,地熱資源豐富,具有開采價值的熱水區域較多;沿海風能資源豐富。
水資源:截至2008年底,全省全年平均降水量1597.7毫米,折合水量1978.65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0%,比常年平均值減少4.8%,屬平水年。全省水資源總量為1036.93億立方米,人均擁有水資源量2877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1035.70億立方米,折合年徑流深836.3毫米,比上年減少3.4%,比常年減少12.2%;地下水資源總量303.90億立方米;地下水和地表水不重復量1.23億立方米。產水系數0.52,產水模數83.73萬立方米平方千米。
動植物資源:福建地跨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多丘陵山地,海域廣闊,島嶼眾多,獨特的氣候、地理條件和復雜多樣的生態類型,孕育了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重點林區之一,全省森林面積1億多畝,樹木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達62.96%,居全國第二(僅次于臺灣?。?,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植物種類以亞熱帶區系成分為主,區系成分較復雜。據調查統計,全省有高等植物4703種,占全國高等植物種類的15.7%;有木本植物1943種(含變種153種),分屬142科、543屬,約占全國木本植物科的81%、屬的55%、種的39%。其中,裸子植物有9科、31屬、61種和2變種,以中國特有的馬尾松為主,海拔1000米以上出現黃山松;杉木廣布全省,還有柳杉、福建柏、油杉等,是構成常綠針葉林的主要成分。被子植物以殼斗科和樟科種類最多,其中許多種類是省內森林植被的建群種、優勢種或主要樹種,金縷梅科、山茶科、茜草科、木蘭科、蝶形花科、蘇木科、含羞草科、???、大戟科、紫金???、山礬科、五加科、薔薇科、桃金娘科、蕓香科、野牡丹科、杜英科、安息香科、山龍眼科、夾竹桃科、石楠科等與森林植被的組成關系較為密切;殼斗科在福建有6屬、60種,樟科有12屬、66種、9變種和1變型,木蘭科有9屬、35種,金縷梅科有11屬、20種、6變種,??朴?屬、40種,蝶形花科、蘇木科和含羞草科也有一定的種類。在1999年9月9日國務院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福建有25科42屬55種,其中一級保護的7種,二級保護的48種;蕨類植物9種,裸子植物14種,被子植物32種。在2001年8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頒布的《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點保護珍貴樹木名錄》中,有25種樹木。此外,福建還有已發現的野生蘭科植物66屬159種、1變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貿易公約》附錄Ⅰ、Ⅱ保護,野生蘭科植物的種類數量在全國排第8位;羅漢松科木本植物百日青列入附錄Ⅲ保護。另有6種植物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名錄》Ⅲ級保護,5種列入《福建省重點保護野生藥材名錄》保護。
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地帶:1、季風常綠闊葉林;2、亞熱帶常綠闊葉林;3、天然次生植被;4、海岸植被;5、栽培植被。
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地帶內相對穩定的森林植被為常綠闊葉林,但因森林開發利用時間較長,原始林已少見,出現了許多天然次生以及人工營造的各種針葉林、針闊混交林等。主要森林植被類型有:1、常綠闊葉林;2、常綠針葉林;3、竹林;4、栽培植被。
礦產資源:福建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18種(含亞礦種),其中能源礦產有無煙煤、地熱等2種,金屬礦產31種,非金屬礦產82種,水氣礦產1種.金、銀、鉛、鋅、錳、高嶺士、水泥石灰巖、花崗石材、明礬石、葉臘石、硫等礦產儲量也較大。石英砂儲量、質量冠于全國。

歷史名人

福建汀州有著崇文報國的傳統。如孫中山、何子淵、廖仲愷、黃菊、文天祥、石達開等,都是汀州人的驕傲。蔡京朱熹李綱蔡襄柳永宋慈,施世綸鄭芝龍鄭成功鄭經洪承疇李贄,陳至立鄧子恢盧仁燦楊成武王永慶李陸大,林則徐沈葆禎嚴復林覺民薩鎮冰馬約翰,冰心鄧拓林語堂鄭振鐸林徽因,盧嘉錫陳景潤侯德榜林蘭英,陳嘉庚(愛國華僑),莊聰生(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黨組成員),林紹良(李嘉誠之前世界華人首富),黃如論,潘振承(17世紀世界首富),梁鴻志倪柝聲宋尚節王載殷承宗等。鄭周敏(馬來西亞首富曾經華人首富)楊致遠(美國35歲以下擁有資產超過10億美金的5位中的第二位),蔡萬霖(臺灣首富)郭鶴年(前馬來西亞首富)邱德拔(新加坡首富)郭令明(現新加坡首富),陳永栽(菲律賓首富)許榮茂(上海首富)

政府領導

書記:孫春蘭
省人大主任:孫春蘭
省長:蘇樹林
省政協主席:梁綺萍

自然概貌

地理:福建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陸地平面形狀似一斜長方形,東西最大間距約480千米,南北最大間距約530千米;大部分屬中亞熱帶,閩東南部分地區屬南亞熱帶;土地總面積12.4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千米。境內峰嶺聳峙,丘陵連綿,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山地、丘陵占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橫斷面略呈馬鞍形。因受新華夏構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東向斜貫全省的閩西大山帶和閩中大山帶,兩大山帶之間為互不貫通的河谷、盆地,東部沿海為丘陵、臺地和濱海平原。海域面積13.63萬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線總長6128公里,其中大陸線3752公里,居全國第一位。大小島嶼1546個,占全國1/6;擁有泉州灣、廈門灣、福州灣、興化灣、湄州灣、沙埕港、三都澳,東山灣等眾多天然深水港灣。
氣候:全年氣溫偏高,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日照正常,氣象災害偏輕,氣候年景正常。冬季氣溫、降水正常,1月下旬至2月上旬,出現了大范圍持續陰冷天氣,西部、北部的部分縣(市)先后出現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給農業生產、交通運輸、電力輸送和通訊等行業造成較嚴重的災害;春季氣溫偏高、降水正常,局部地區出現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雨季5月5日開始,6月29日結束,共出現7次暴雨過程,其中6月12~13日,中南部地區先后出現暴雨到大暴雨,閩南部分縣(市)出現特大暴雨,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夏季氣溫、降水正常,7月23~27日和8月13~21日,兩次出現最高氣溫超過38℃的較大范圍持續性高溫天氣;秋季氣溫顯著偏高、降水正常,其中9月氣溫異常偏高,創1961年以來的歷史記錄。年平均氣溫19.7℃,偏高0.4℃,屬偏高。冬季(12~2月)平均氣溫為10.8℃,與常年持平,屬正常;春季(3~4月)平均氣溫為17.4℃,較常年偏高1.2℃,屬偏高;雨季(5~6月)平均氣溫為24.2℃,較常年偏高0.2℃,屬正常;夏季(7~9月)平均氣溫為27.8℃,較常年偏高0.9℃,屬異常偏高;秋季(10~11月)平均氣溫為19.7℃,較常年偏高1.0℃,屬偏高。年降水量為1504.2毫米,偏少107.5毫米,約1成,屬正常略偏少。冬季平均降水量為198.8毫米,較常年偏多5.2毫米,屬正常;春季平均降水量為248.5毫米,較常年偏少114.8毫米,屬偏少;雨季平均降水量為503.2毫米,較常年偏多10.8毫米,屬正常;夏季平均降水量為453.3毫米,較常年偏少3.4毫米,屬正常;秋季平均降水量為151.6毫米,較常年偏多46.1毫米,屬偏多。全年汛情特點是降雨量正常偏少,降雨場次偏少;洪水場次少、量級小,主要江河干流均為一般洪水。登陸或影響的臺風個數偏多,影響時間偏早,登陸時間相對集中。

民族宗教

民族:福建是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有54個少數民族成分,少數民族人口58.38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7%。其中:畬族人口37.51萬人,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64.3%,占全國畬族人口的52.9%,是全國畬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回族人口10.98萬人,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18.8%;高山族人口477人,約為大陸高山族人口的10%,是祖國大陸高山族人口較多的省份。全省少數民族人口萬人以上的縣(市、區)19個,千人以上的鄉(鎮、街道)150個,有18個民族鄉(其中:畬族鄉17個,回族鄉1個)和一個省級民族經濟開發區(福安畬族經濟開發區),555個少數民族村。
宗教:福建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可統計的教徒人數約112萬人(不含信奉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的善男信女),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6072座,佛教寺廟數量和僧尼人數均居全國漢族地區首位;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有14座,占漢族地區全國佛教重點寺院總數近10%。全省有各級愛國宗教團體267個;有福建佛學院、福建神學院、閩南佛學院3所宗教院校,在校生600多人;有一定規模的民間信仰活動場所2萬多座。福建民間信仰活動場所之多、人數之眾、影響之深遠、供奉福祉之龐雜、與海外聯系之密切,在國內大陸各地均屬罕見。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p id="tvtb3"><output id="tvtb3"></output></p>

<p id="tvtb3"></p>

<pre id="tvtb3"></pre><p id="tvtb3"><delect id="tvtb3"><menuitem id="tvtb3"></menuitem></delect></p>

<pre id="tvtb3"><p id="tvtb3"></p></pre>
<pre id="tvtb3"></pre>

<output id="tvtb3"></output>
<p id="tvtb3"><p id="tvtb3"></p></p><p id="tvtb3"><output id="tvtb3"><delect id="tvtb3"></delect></output></p>

<p id="tvtb3"></p>

<p id="tvtb3"></p>

<p id="tvtb3"><output id="tvtb3"></output></p>

<pre id="tvtb3"><p id="tvtb3"><output id="tvtb3"></output></p></pre><output id="tvtb3"><output id="tvtb3"><menuitem id="tvtb3"></menuitem></output></output>
<p id="tvtb3"></p>

<p id="tvtb3"><p id="tvtb3"></p></p>

<noframes id="tvtb3"><p id="tvtb3"></p>
<p id="tvtb3"><output id="tvtb3"><delect id="tvtb3"></delect></output></p>

<pre id="tvtb3"></pre>

<pre id="tvtb3"></pre><noframes id="tvtb3"><p id="tvtb3"></p>
<p id="tvtb3"><p id="tvtb3"><delect id="tvtb3"></delect></p></p>
<p id="tvtb3"><p id="tvtb3"><delect id="tvtb3"></delect></p></p><pre id="tvtb3"></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