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地圖
布隆迪簡介
-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北與盧旺達接壤,東、南與坦桑尼亞交界,西與剛果(金)為鄰,西南瀕坦噶尼喀湖。境內多高原和山地,大部由東非大裂谷東側高原構成,全國平均海拔1600米,有“山國”之稱。全國分為16個省,各省名稱如下:布班扎、布瓊布拉、布魯里、坎庫佐、錫比托克、基特加、卡魯齊、卡揚扎、基隆多、馬康巴、穆朗維亞、穆因加、恩戈齊、魯塔納、魯伊吉、姆瓦羅。
布隆迪奉行睦鄰友好,不干涉別國內政、不結盟、國際合作和支持民族解放運動的政策。1963年12月21日布隆迪與中國建交。1965年1月29日布隆迪單方面宣布中斷兩國外交關系。1971年10月13日復交。比利時是布隆迪前宗主國,兩國關系密切。比利時在農牧、教育、衛生等方面向布隆迪提供財經、技術援助。兩國簽有經濟、技術、軍事、文化等合作協定。1988年法國對布隆迪援助約2700萬美元。兩國首腦多次互訪。美國是布隆迪咖啡的大買主。美國在醫療、衛生、農業、環保、能源和培訓等方面向布隆迪提供援助。布約亞執政后,美國支持布隆迪實行協商對話、民族和解政策。布隆迪重視加強同鄰國的友好關系。1990年10月,數千名流亡在烏干達的盧旺達圖西族武裝難民對盧旺達發動進攻,布隆迪政府迅即關閉布盧兩國邊界,以防止布隆迪境內盧旺達難民回國支持動亂;同時配合扎伊爾、烏干達等國進行調解,以和平解決盧旺達難民問題。
布隆迪為農牧業國家,是聯合國宣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其發展經濟的困難在于國家小,人口多,資源貧乏,無出?。1991年布隆迪政府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簽訂第三階段(1991~1994年)結構調整計劃協議,強調優先發展農業,扶植多種經營,發展農產品加工,改善交通運輸,擴大對外貿易,整頓國營企業,以及私營化等,進行全面改革。199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291億布法郎。貨幣單位為布隆迪法郎,匯率為262.1布法郎兌1美元(1993年12月10日)。
。保妒兰o時建立了封建王國。1890年淪為“德屬東非保護地”。1916年被比利時軍隊占領。1922年成為比利時的委任統治地。1946年12月聯合國大會將布隆迪交比利時托管。1962年6月27日第16屆聯大通過關于布隆迪獨立的決議,7月1日布宣布獨立,實行君主立憲,稱布隆迪王國。1966年11月28日,米孔貝羅首相發動政變,廢黜恩塔爾五世,宣布成立布隆迪共和國,自任總統兼總理。1976年11月1日,以第一副總參謀長巴加扎上校為首的一批軍官推翻了米孔貝羅政權,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國,巴加扎出任最高革命委員會主席、共和國總統。1984年8月布舉行全民選舉,巴當選為總統。1987年9月布約亞少校發動政變,推翻巴加扎政權,組成救國軍事委員會,布約亞任軍委會主席、共和國總統。宣布中止憲法。1988年8月北部地區發生流血騷亂,致使5000余人喪生,4萬多人逃往鄰國盧旺達。騷亂平息后,布約亞總統宣布成立“民族團結協商委員會”,并于同年10月19日改組政府,增設總理。1990年5月,政府公布“民族團結憲章草案”,12月,布民族統一進步黨召開特別代表大會,通過了“民族團結憲法草案”,組成了由圖西和胡圖兩個部族各占一半的新中央委員會,以取代原最高權力機構—救國軍事委員會。1992年3月13日頒布實施布獨立以來的第三部憲法。憲法規定,布實行多黨制和三權分立?偨y以單名兩輪制普選產生,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偫碛煽偨y任命,對總統和議會負責。
布隆迪境內多高原和山地,大部由東非大裂谷東側高原構成,全國平均海拔1600米,有“山國”之稱。西部剛果尼羅山脈貫穿南北,形成中央高原,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為尼羅河和剛果河(扎伊爾河)的分水嶺;裂谷帶地勢比較平緩。境內河網稠密,較大的河流有魯齊齊河和和馬拉加拉西河,魯武武河是尼羅河的源頭。坦噶尼喀湖低地、西部河谷及東部均為熱帶草原氣候;中西部屬熱帶山地氣候。
世界各國
- 【亞洲國家】
- 中國 緬甸 伊朗 菲律賓 黎巴嫩 塞浦路斯 土庫曼斯坦 朝鮮 泰國 阿曼 尼泊爾 以色列 格魯吉亞 塔吉克斯坦 韓國 文萊 也門 阿富汗 土耳其 亞美尼亞 印度尼西亞 蒙古 印度 約旦 伊拉克 斯里蘭卡 阿塞拜疆 沙特阿拉伯 日本 柬埔寨 科威特 馬爾代夫 巴勒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 越南 不丹 新加坡 卡塔爾 孟加拉國 馬來西亞 吉爾吉斯斯坦 老撾 巴林 東帝汶 敘利亞 巴基斯坦 哈薩克斯坦 阿聯酋
- 【歐洲國家】
- 挪威 波蘭 希臘 愛爾蘭 安道爾 拉脫維亞 摩爾多瓦 瑞典 捷克 俄羅斯 比利時 奧地利 白俄羅斯 保加利亞 芬蘭 英國 立陶宛 盧森堡 意大利 斯洛伐克 圣馬力諾 丹麥 荷蘭 烏克蘭 摩納哥 梵蒂岡 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 冰島 法國 匈牙利 西班牙 馬耳他 塞爾維亞和黑山 列支敦士登 德國 瑞士 馬其頓 葡萄牙 愛沙尼亞 羅馬尼亞 阿爾巴尼亞 波黑
- 【非洲國家】
- 埃及 中非 突尼斯 喀麥隆 布隆迪 塞內加爾 坦桑尼亞 斯威士蘭 馬里 蘇丹 摩洛哥 索馬里 安哥拉 西撒哈拉 莫桑比克 阿爾及利亞 加納 剛果 岡比亞 吉布提 贊比亞 塞拉利昂 毛里求斯 毛里塔尼亞 多哥 加蓬 幾內亞 肯尼亞 馬拉維 利比里亞 納米比亞 布基納法索 貝寧 南非 佛得角 烏干達 科摩羅 科特迪瓦 博茨瓦納 幾內亞比紹 乍得 利比亞 尼日爾 盧旺達 萊索托 尼日利亞 津巴布韋 赤道幾內亞 厄立特里亞 馬達加斯加 塞舌爾(馬埃島) 剛果民主共和國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埃塞俄比亞
- 【北美洲國家】
- 美國 加拿大 巴拿馬 危地馬拉 尼加拉瓜 巴巴多斯 哥斯達黎加 古巴 墨西哥 巴哈馬 薩爾瓦多 多米尼克 格林納達 安提瓜和巴布達 海地 伯利茲 牙買加 洪都拉斯 圣盧西亞 多米尼加 圣基茨和尼維斯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南美洲國家】
- 【大洋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