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圖
北京市相關地區地圖:
歷史沿革
中國西周時成為周朝的諸侯國之一的燕國的都城。自中國金朝起成為古代中國首都——中都。自元朝起,開始成為全中國的首都。元朝國都,元大都,或稱大都,由于中國皇帝忽必烈是蒙古大汗國的大汗,蒙古文稱為“汗八里”(Khanbaliq),意為“大汗之居處”。元大都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區,北至元大都城遺址,南至長安街,東西至二環路。明朝自成祖后開始對北京進行大規模擴建,清朝在延續明北京城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些修繕和擴建。至清末北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京有著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7余年的建都史。自秦漢以來北京地區一直是中國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名稱先后稱為薊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師、順天府、北平、北京等。古代: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區,稱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區的琉璃河鎮,遺址尚存。又封堯之后人(一說黃帝后人)于薊,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國滅薊國,遷都于薊,統稱為燕都或燕京。秦代設北京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漢高祖五年,本市被劃入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為廣陽郡薊縣,屬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親分封于此,故更為廣陽國首府。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于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燕國,而幽州遷至范陽。十六國后趙時,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改設為燕郡,歷經前燕、前秦、前燕、后燕和北魏的統治而不變。隋開皇三年廢除燕郡。但很快在大業三年,隋朝改幽州為涿郡。唐初武德年間,涿郡復稱為幽州。貞觀元年,幽州劃歸河北道管轄。后北京成為范陽節度使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在北京稱帝,建國號為“大燕”。唐朝平亂后,復置幽州,歸盧龍節度使節制。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這里建立地方政權,稱燕王,后被后唐消滅。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市海淀區)與遼戰斗,北宋大敗,對燕云十六州從此望眼欲穿;遼于會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陪都(以此為起點計算北京建都史,至2009年,則為1071年),號南京幽都府,開泰元年改號析津府。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于北京(以此為起點計算北京建都史,至2010年,則為857年),稱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元朝統一了全中國。蒙古大汗國改名中國元朝。自元朝起,開始成為全中國的首都。元朝時的北京稱為元大都。元大都成為全中國的交往中心,北到嶺北行省,東到奴兒干都司(治所黑龍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此后明朝在大部分時間內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于此,明朝從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為了便于加強北方邊防,保衛北方安全,將都城遷至北京。從那之后,北京成為了明朝的新都城。成吉思汗麾下大將木華黎于1215年攻下北京,遂設置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稱中都路大興府。至元九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突厥語:Khanbalik,意為“汗城”,音譯為汗八里、甘巴力克)。據馬可波羅游記敘述:元人篤信佛,象為佛教祥獸,當時大都常有象只漫步。明朝初年,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大都路于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應軍事需要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后奪得皇位后,于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是為“行在”(天子行鑾駐蹕的所在,就稱“行在”)且常駐于此,現在的北京也從此得名。北京城秩序井然,繁榮安樂。永樂十九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應天府則作為留都稱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時期,北京還曾一度降為行在,京師復為南京應天府。清兵入關后即進駐北京,亦稱北京為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
近代:
晚清時期(1860年-1912年):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以后,外國使節和傳教士得到特許進北京,借傳教的名義促使和參與了不平等條約的簽定,搜集中國情報,進行文化侵略,傳教士常常訴諸該國領事,以政治勢力維護“傳教”活動,在城內各處興建教堂,使館則集中在東交民巷。1860年,英法聯軍打進北京;1900年,八國聯軍再次打進北京,美麗的北京城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和洗劫,大量文物被侵略軍和壞民劫掠。
中華民國前期(1912年-1928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國元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同年3月遷都北京,直至民國十七年中國國民黨北伐軍攻占北京,張作霖敗回東北,北洋政府下臺。民國伊始,北京的地方體制仍依清制,稱順天府。直至民國三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直轄于中央政府北洋政府。這一時期,北京新建了有軌電車系統,和一批現代的文化教育機構,如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輔仁大學、協和醫學院等。
國軍北伐至人民解放軍進駐北平(1928年-1949年):1928年北伐戰爭后,由于蔣介石不重視北方邊防,把首都遷到南京,撤銷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為北平特別市。1930年6月,北平降格為河北省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這一時期,北京盡管不具首都的地位,但在教育方面仍有關鍵的優勢,被國際人士稱為“中國的波士頓”。1937年七·七事變后,北平被日本占領。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此成立,且將北平改名為北京。1945年8月21日,入侵北京的日本軍隊宣布投降,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接收北京,并重新更名為北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1949年-):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將軍與中國共產黨達成和平協議,率領25萬國民黨軍隊投向正義,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市,實現對北京的解放。同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地理環境
北京中心位于北緯39度54分20秒,東經116度25分29秒。位于華北平原西北邊緣。毗鄰渤海灣,上靠遼東半島,下臨山東半島。北京與天津相鄰,并與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西部是太行山山脈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城市面積:北京市面積16,807.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289.3平方公里(中國城市第1名)。
氣候環境: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2007年為例,全年平均氣溫14.0℃(北京市氣象局)。1月-7至-4℃,7月25至26℃。極端最低-27.4℃,極端最高42℃以上。全年無霜期180至200天,西部山區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有大雨。
太陽輻射:北京太陽輻射量全年平均為112-136千卡/厘米。兩個高值區分別分布在延慶盆地及密云縣西北部至懷柔東部一帶,年輻射量均在135千卡/厘米以上;低值區位于房山區的霞云嶺附近,年輻射量為112千卡/厘米。北京年平均日照時數在2000-2800小時之間。大部分地區在2600小時左右。年日照分布與太陽輻射的分布相一致,最大值在延慶縣和古北口,為2800小時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嶺,日照為2063小時。全年日照時數以春季最多,月日照在230-290小時;夏季正當雨季,日照時數減少,月日照在230小時左右;秋季日照時數雖沒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245小時;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時數最少季節,月日照不足200小時,一般在170-190小時。
環境保護與綠化:曾經的北京及華北春季多發沙塵暴,經過多年治理,取得顯著成效。2009年北京全年空氣質量達到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為285天,比上年增加11天,占全年總天數的78.1%。水環境治理力度加大。2009年北京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356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率達到80%。再生水利用取得新進展,2009年再生水利用量達到6.5億立方米。繼續積極推動其他環境污染防治工作。2009年北京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8%。城市園林綠化步伐加快。2009年末,北京城鎮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5平方米。城鎮綠化覆蓋率達到44.4%。全市林木綠化率達到52.6%。
政府機構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是北京市的國家權力機關。選民直接選舉區、縣人民代表,區縣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市人民代表,市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并作為常設機構,同時選舉市長、副市長。代表大會每屆任期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是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和北京市的國家行政機關,受國務院領導,主要職權是執行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以及國務院的決議和命令,規定行政措施,發布決定和命令,領導所屬各工作部門和區縣人民政府的工作,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管理本行政區域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體育、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市政府由市長、副市長、秘書長、各委員會主任和辦公室主任、各局局長組成,每屆任期五年。北京市人民政府設置工作部門45個,其中:辦公廳和組成部門25個,直屬機構20個。此外,設置部門管理機構6個,設置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3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是中共北京市委領導的由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少數民族和各界代表、在京的臺灣、港澳人士和歸國華僑的代表以及特邀人士組成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北京市統一戰線組織。中國8個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的北京市地方組織都有代表參加。市政協每屆任期5年。歷任市委書記:彭真、李雪峰、謝富治、吳德、林乎加、段君毅、李錫銘、陳希同、尉健行、賈慶林、劉淇
歷任市長:葉劍英、聶榮臻、彭真、吳德(代市長)、謝富治、吳德、林乎加、焦若愚、陳希同、李其炎、賈慶林、劉淇、孟學農、王岐山、郭金龍
文化藝術
北京是有著三千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北京在歷史上曾為六朝都城,在從燕國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許多宏偉壯麗的宮廷建筑,使北京成為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城市。其中北京故宮,明朝時叫大內宮城,清朝時叫紫禁城,這里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住過24個皇帝,建筑宏偉壯觀,完美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天壇以其布局合理、構筑精妙而揚名中外,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傳統文化:
四合院和胡同: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東西廂房圍繞中間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傳統住宅的統稱。北京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建筑。一座座青瓦灰磚的四合院之間形成的窄巷,就是著名的老北京胡同。
廟宇:北京的宗教寺廟遍布京城,現存著名的有:佛教的法源寺、潭柘寺、戒臺寺、云居寺、八大處等。道教的白云觀等。伊斯蘭教的北京牛街禮拜寺等。藏傳佛教(喇嘛教)的雍和宮等,天主教西什庫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等?;浇痰母淄呤薪烫?、崇文門教堂等。
中軸線:北京中軸線是指元、明、清時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北京的城市規劃具有以宮城為中心左右對稱的特點。北京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里。從南往北依次為,永定門,前門箭樓,正陽門,中華門,天安門,端門,午門,紫禁城,神武門,景山,地安門,后門橋,鼓樓和鐘樓。從這條中軸線的南端永定門起,就有天壇、先農壇;太廟、社稷壇;東華門、西華門;安定門,德勝門以中軸線為軸對稱分布。中國著名建筑大師梁思成先生曾經說:“北京的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庇蓝ㄩT、中華門、地安門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被拆毀,而近年來又重新修建了永定門城樓。
城池:北京城池是中國歷史上最后兩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筑的總稱,由宮城、皇城、內城、外城組成,包括城墻、城門、甕城、角樓、敵臺、護城河等多道設施,曾經是中國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體系。北京城門是明清北京城各城門的總稱。根據等級以及建筑規格的差異,分為宮城城門、皇城城門、內城城門、外城城門四類。明清北京城有宮城城門四座(一稱六座)
京?。壕﹦∈堑氐赖闹袊鴩?。京劇的源頭還要追溯到幾種古老的地方戲劇,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三慶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后進京獻藝,獲得空前成功?;瞻喑Ec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種以徽調“二黃”和漢調“西皮”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戲精華的新劇種誕生了,這就是京劇。在200年的發展歷程中,京劇在唱詞、念白及字韻上越來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樂器,也融合了多個民族的特色,終于成為一種成熟的藝術。京劇集歌唱、舞蹈、武打、音樂、美術、文學于一體,與西方歌劇有類似之處,所以被西方人稱為“PekingOpera”。
藝術:中國傳統藝術家張師曾:原名:師曾,現居北京。書畫大師范曾先生的大弟子張師曾,開以畫入書法以書法入畫的歷史先河,中國古典傳統人物畫的領軍人物。
燕京八景:燕京八景指北京舊時的八個景觀,包括薊門煙樹(西土城)、盧溝曉月(盧溝橋)、金臺夕照(金臺路)、瓊島春蔭(北海公園)、居庸疊翠(八達嶺)、太液秋風(中南海)、玉泉趵突(玉泉山)和西山晴雪(香山、八大處)。北京地區八景的說法最早見金代古籍《明昌遺事》,此后歷代方志包括《宛署雜記》(明)、《宸垣志略》(清)等對燕京八景均有提及,早期的燕京八景與之后的燕京八景略有出入,至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親自主持修訂了燕京八景的說法并下旨建造御書燕京八景碑,燕京八景的景觀和描述才固定下來。
飲食: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內地之首。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制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清代《都門竹枝詞》云:“三大錢兒賣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涼果炸糕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這些小吃都在廟會或沿街集市上叫賣,人們無意中就會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稱之為“碰頭食”。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豆面酥糖、酸梅湯、茶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
體育:北京市曾舉辦第一、二、三、四、七屆全國運動會,1990年北京亞運會、,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2008年北京殘奧會。2009年北京市共有體育場館共有6149個(北京市統計局)。主要為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首都體育館、工人體育場、北京大學生體育館、奧體中心體育館、北京射擊館、豐臺壘球場、月壇體育館、國家網球中心、五棵松體育館等。
國際會展:北京是中國惟一入選全球前10名的國際會議城市(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2010年公布)。北京已有21個展會通過國際展覽聯盟(UFI)認證,占全國總數的1/4以上。2010年1至7月國際化大型會展在京共舉辦51場,比去年同期猛增41.7%。北京國際汽車展已與底特律、法蘭克福、日內瓦、東京四大“老牌”汽車展同居世界五大汽車展。北京車展規模居全球之首。
新聞出版:北京市有國家級廣播電臺2座(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家級電視臺2座(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市級廣播電臺1座(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市級電視臺1座(北京電視臺)等。2009年北京地區出版報紙259種,出版期刊2898種,均與上年末持平;出版圖書17.1萬種,較去年增加3.4萬種。
影視產業:中國電影誕生地是位于北京大柵欄的大觀樓。北京是中國電影最大票倉城市,影院數、銀幕數全國最多?!爸袊岸肌睉讶釁^影視生產能力占全國60%,擁有目前全球最大面積的影視攝影棚,是全國乃至全亞洲最大的影視拍攝及后期制作基地。
對外交流
北京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貿易、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交流日益加強。政府、民間和社會團體之間的友好往來十分活躍。北京市與72個國家的124個首都和大城市有友好往來關系,其中已與37個國家的41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系。在讀的外國留學生29452人。北京現有外國駐華大使館137個,國際組織和地區代表機構17個,外國新聞機構190個。在北京設立的國外駐京代表機構已超過7000家,全球最大500家跨國公司已有185家來京投資。外國留學生17000多人。友好城市:城市國家日期城市國家日期堪培拉澳大利亞1979年3月14日阿姆斯特丹荷蘭1994年10月29日東京日本1979年3月14日莫斯科俄羅斯1995年5月16日紐約美國1980年2月25日巴黎法國1997年10月23日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1980年10月14日羅馬意大利1998年5月28日利馬秘魯1983年11月21日豪登省南非1998年12月6日華盛頓特區美國1984年5月15日雅典希臘2005年5月10日馬德里西班牙1985年9月16日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2005年6月21日里約熱內盧巴西1986年11月24日哈瓦那古巴2005年9月4日巴黎大區法國1987年7月2日馬尼拉菲律賓2005年11月14日科隆德國1987年9月14日倫敦英國2006年4月10日安卡拉土耳其1990年6月20日亞的斯亞貝巴埃塞俄比亞2006年4月17日開羅埃及1990年11月28日惠靈頓新西蘭2006年5月10日雅加達印度尼西亞1992年8月4日赫爾辛基芬蘭2006年7月14日伊斯蘭堡巴基斯坦1992年11月8日阿斯塔納哈薩克斯坦2006年11月16日曼谷泰國1993年5月26日特拉維夫以色列2006年11月21日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1993年7月13日圣地亞哥智利2007年8月7日首爾韓國1993年10月23日里斯本葡萄牙2007年10月22日基輔烏克蘭1993年12月13日利隆圭馬拉維2008年1月15日柏林德國1994年4月5日吉隆坡馬來西亞2009年1月15日布魯塞爾比利時1994年9月22日墨西哥城墨西哥2009年10月21日河內越南1994年10月6日
科學教育
北京是全國最大的科學技術研究基地,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科學研究機構和號稱中國硅谷的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每年獲國家獎勵的成果占全國的三分之一。1998年來,每年都成功舉辦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題的大型國際活動——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周。北京同時也是全國教育最發達的地區。截至2010年8月,北京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82所,其中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全國最為著名的學府。全年本??圃谛I_到57.7萬人。全市共有52所高等學校和117個科研機構培養研究生,在學研究生達到20.9萬人。北京擁有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大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躋身全國五大圖書館。高等院校:北京是全國高等院校的中心,聚集了全國數量最多的著名高校。
公辦本科(52所):1.清華大學(985、211):2.北京大學(985、211):3.中國人民大學(985、211):4.北京師范大學(985、21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學(985、211),6.中央民族大學(985、211),7.中國農業大學(985、211):8.北京理工大學(985、211):9.中國政法大學(211):10.北京交通大學(211):11.北京科技大學(211):12、北京郵電大學(211):13.北京化工大學(211):14.北京林業大學(211):15.北京中醫藥大學(211):16.北京外國語大學(211),17.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11):18.中央財經大學(211):19.華北電力大學(211):20.中國傳媒大學(211),21.北京體育大學(211):22.中央音樂學院(211):23.北京工業大學(211),24.外交學院(外交部直屬):25.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共青團中央直屬):26.北京服裝學院,27.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8.北京信息科技大學,29.北京印刷學院,30.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央辦公廳直屬):31.首都師范大學,32.北京工商大學,33.北京聯合大學,34.北京語言大學,35.北方工業大學,36、北京物資學院,37.中國音樂學院,38.中國戲曲學院,39.北京舞蹈學院,40.北京電影學院,41.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全國總工會直屬):42.中央戲劇學院,43.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直屬):44.國際關系學院,45.中央美術學院,46.首都醫科大學,47.首都經濟貿易大學,48.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部直屬):49.北京石油化工學院,50.北京農學院,51.首都體育學院,52.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大學分部(3所):1.中國石油大學(總部位于東營),2.中國礦業大學(總部位于徐州),3.中國地質大學(總部位于武漢)
民辦本科(7所):1.現代管理大學,2.北京城市學院,3.北京人文大學,4.北京吉利大學,5.北京民族大學,6.北京建設大學,7.北京東方大學
高職院校:首鋼工學院,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北京體育職業學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北京科技職業學院
中學:著名中學有: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第四中學、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北京市第二中學、北京市第五中學、北京市第八中學、北京市西城區實驗學校、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北京匯文中學、潞河中學、北京市十一學校、陳經綸中學、北京市一〇一中學、北京市八一中學、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一六一中學、北京市第十二中學等。
小學:著名小學有:北京第一實驗小學、崇文小學、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二小學、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史家胡同小學、府學小學、二里溝中心小學、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北京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北京小學、北京市育才小學、北京市育民小學、北京市燈市口小學。
課外培訓學校:北京市知名課外培訓學校:巨人學校、新東方學校、學而思教育、京翰、新航標教育、凱思睿教育、學大、優勝教育、尚德機構。
行政區劃
解放后北京的行政區劃范圍經過五次調整,直到2010年形成了今天14區、2縣的格局。截至2010年,北京共有140個街道辦事處、142個建制鎮、35個建制鄉、2554個社區居委會和3955個村民委員會。其中地處北京二環路以內的東城區、西城區兩個區是傳統上的內城區,而隨著城市的擴張,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和石景山區也被認為是城內地區,形成了“城六區”的概念。規劃中北京市城區的范圍是北京五環路以內。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先后有數個近郊縣改為區。由于北京市政治、文化中心的定位,工業重心正在逐漸外移。2010年7月1日,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北京市政府關于調整首都功能核心區行政區劃的請示,同意撤銷北京市原東城區、崇文區,設立新的北京市東城區,撤銷北京市原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區。:以下為北京市各分區情況(2010調整后):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城區4296萬100010錢糧胡同3號西城區51132萬100032二龍路27號
城市功能拓展區:海淀區431211萬100089長春橋路17號朝陽區465183萬100020日壇北街33號豐臺區306104萬100071豐臺街道文體路2號石景山區8636萬100043石景山路18號
城市發展新區:通州區91265萬101100新華大街順義區102157萬101300府前中街5號房山區199477萬102488良鄉鎮政通路1號大興區104059萬102600黃村鎮興政街昌平區135251萬102200城北街道
生態涵養發展區:懷柔區212828萬101400懷柔鎮府前街15號平谷區107540萬101200平谷鎮府前大街門頭溝區145524萬102300大峪街道密云縣222743萬101500鼓樓街道延慶縣199328萬102100延慶鎮